
10月21日,在位于莱西市姜山镇的青岛金叶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内,80米长的蔬菜精加工流水线正有序运转,AI视觉检测系统精准识别胡萝卜的色泽与大小,不合格品被自动剔除。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正以“链主”担当重塑冷冻蔬菜产业格局,书写农业现代化的“金叶答卷”。
链主领航 构建四位一体产业生态
作为蔬菜深加工领域深耕17年的领军企业,金叶食品以“基地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国内外销售”全链条布局为核心,通过推进冷冻蔬菜精深加工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新建2万平方米数字化生产基地,配备2万吨智能冷库与SY-SLD-5000型高效速冻机,年产能达脱水蔬菜2万吨、果蔬脆片2000吨,产品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不仅是加工企业,更是产业生态的构建者。”公司总经理赵金叶介绍,围绕产业链需求,金叶食品已形成“原料—设备—物流—检测”协同网络: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与关键部件实现本地化配套;依托ISO22000、BRCGS质量体系的认证,打造高质量产品,生产让消费者放心满意的休闲零食。

创新驱动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在金叶食品研发中心,工程师正通过物联网平台监控速冻参数。“我们自主研发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全自动降噪电动滚筒装置,使脱水效率提高20%,同时降低噪音污染。”公司技术人员展示着专利证书。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低温速冻+真空包装”技术使营养成分保留率超90%,“蔬菜边角料制成饲料”工艺将加工副产物利用率从30%提升至80%。
产学研合作成为创新引擎。公司与青岛农业大学联合开展“低温真空油炸菌菇关键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项目,2024年转化科研成果3项,新增产值3200万元。在莱西市姜山镇300亩品种示范基地,从源头保障原料品质。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带来生产效率革命:智能温控冷库能耗降低15%,自动化流水线日均加工50吨蔬菜,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3倍。

联农带农 共享产业增值红利
就业与技能双赋能机制成效显著:项目达产后提供40个固定岗位、600个临时岗位,优先聘用大龄农民;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开展15场技术培训,覆盖农户800余人次,上门指导300余次,推动原料优质率从75%提升至90%。在种植基地设立的60个“田间管理员”岗位,月薪3500-4500元,成为稳定增收渠道。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做产品,更是要打造可复制的产业模式。”公司经理苏乃斌介绍,通过“初加工厂+村级服务点”模式,在种植基地周边设立初加工站点,2024年带动600余名农民就近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

赵金叶表示,金叶食品正以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为引擎,推动莱西市冷冻蔬菜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迈进。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建设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增值红利。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