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新鲜采收的大蒜、胡萝卜,经自动化流水线清洗加工,变身冷冻果蔬或酥脆果蔬脆片,远销日韩、欧美市场——在青岛金叶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叶食品”)的智能化车间里,这样的“蔬菜变身记”每天都在上演。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凭借全链条布局与技术创新,不仅成为青岛冷冻果蔬出口的“主力军”,更以“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带动千余名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
作为集种植、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金叶食品构建起覆盖“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品牌出口”的完整产业链,拥有脱水蔬菜、红薯、冷冻蔬菜、果蔬脆片四大专业化车间,年产能达脱水蔬菜1万吨、果蔬脆片1000吨,年总产值1.5亿元。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撑,目前公司已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先后获评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产品通过ISO22000、BRCGS等国际认证,以“有点馋”“SHARY”等品牌畅销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其精深加工工艺让普通蔬菜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
产业链的根基在田间。金叶食品通过订单式种植模式,带动9家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发展种植基地,并通过“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累计建成1万多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涵盖大蒜、香菇、胡萝卜等十余种作物,从源头保障原料品质与供应稳定。“我们种的胡萝卜,公司不仅给种苗和技术指导,还保底价收购,比自己找销路省心还赚钱。” 莱西市某家庭农场负责人说。同时,公司在基地周边设立初加工厂,吸纳600余名大龄农民就业,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实现“家门口就业、产业链增收”的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启动的冷冻蔬菜精深加工项目成为企业升级的“加速器”。该项目总投资5300多万元,新建20396.58平方米钢结构厂房与2万吨冷库,并追加购置高效率清洗精加工流水线、X射线异物检测等自动化设备。项目已于2025年6月竣工,预计投产后可实现产业链年增值2.3亿元,其中带动农户增收2000万元,产业协同带动1.3亿元,进一步放大“加工带种植、产业促就业”的辐射效应。
“从‘卖原料’到‘做产品’,从‘单一加工’到‘全链布局’,我们始终把企业发展与农户增收、乡村振兴绑在一起。” 青岛金叶食品有限公司经理苏乃斌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精深加工水平,让更多“青岛造”果蔬产品走向全球,让更多农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