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强化演出监管 规范市场秩序

“2025年青岛市营业性演出共3.2万余场次,截至目前,超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已进行30场。”记者从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采访中获悉,针对当下青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态势,该局已为各类演出活动构建了“全流程、多维度”的监管体系,旨在保障演出内容安全、流程合规及观众权益,维护全市文化市场良好秩序。

四位一体 全流程执法监管

针对大型营业性演出的执法监管过程,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坚持“一场不落”原则,推行舆情研判、约谈提示、现场执法、全要素监管的工作机制。事前通过舆情监测梳理潜在风险,对主办方、场地运营方进行约谈提醒,明确内容审核、风险要点等要求;事中派出执法人员到场全程监管,核查演出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流程是否合规;事后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监管措施,确保问题及时整改。

规范执法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对剧场等小型演出活动的执法监管中,严格执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要求,在落实“综合查一次”和“扫码入企”的基础上,创新执法监管模式,常态化开展非现场视频监看及巡查,定期不定场抽查演出现场监控视频,核对演出内容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通过巡查各类短视频、聊天平台,重点审查是否存在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等问题,一经发现违法线索后迅速开展远程勘验并及时固定证据。2025年6月以来,非现场巡查小剧场40余家次,发现问题3家次(问题发现率7.5%);通过网络巡查20家次,发现问题2家次(问题发现率10%)。对发现的问题通过行政指导督促整改,引导场地及主办方强化内容自审。

协同配合 多部门联动保障

随着热门演唱会的持续举行,票务乱象时有发生,为规范演出市场秩序,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会同青岛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区(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市演艺协会、各票务销售平台、演出主办方负责人进行现场座谈,在厘清职能分工,压实责任义务的基础上,研究打击票务市场违法违规有效对策,切实维护票务市场经营秩序,有力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近些年,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非演出场所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未经批准擅自出售演出门票等违法行为较多,为打击违法行为,清朗演出市场秩序,市文化综合执法局先后多次组织全市演出市场整治行动、票务市场综合整治行动,办理相关案件10余起,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

下一步,该局将密切关注舆论舆情动态,持续强化对经营单位的约谈提醒及演出现场执法监管,通过高效有力的执法监管工作机制,全力做好演唱会现场监管工作,确保安全、规范、有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