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实施“四个一”工作机制 精准破解水电气计量收费监管难题

针对水电气管理涉及部门多、领域广的特点,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联合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城市管理部门、青岛市水务管理部门及国家电网青岛供电公司等,共同制定《青岛市民用“三表”计量监督管理联合工作制度》,建立转供电监管协作机制,系统构建了跨部门高效协作“四项机制”——工作调度通报机制、部门研判会商机制、线索收集移交机制以及联合督导调研机制。

“我们通过周调度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不再是各干各的,而是真正拧成一股绳。”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面对群众反映的复杂问题,该局建立部门研判会商机制,组织相关部门采取“一事一议”联合研判,统一处置标准,改变了以往标准不一、多头处理的局面。线索移交机制则让数据“活”了起来,两万余条12345热线投诉被精准筛选、跨部门流转,形成监管合力。

同时,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监管方式创新,对接国家电网APP中的“转供电费码”,搭建开放透明的“转供电监测眼”监管平台,实现对转供电收费全时段、全过程监管。“我们通过‘转供电费码’把复杂的电价政策转化成一眼就能看懂的‘红黄绿’三色码,老百姓扫码就能监督,发现问题可以直接投诉,监管不再是部门‘独角戏’。”该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线下,青岛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开展“你点我检”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和市民走进实验室,“零距离”体验计量检测过程;组织专业服务队深入社区、园区开展“计量服务进社区”活动445场,覆盖超过10万人次。“‘转供电监测眼’监管平台真正串联起了政府、企业和用户,投诉24小时内响应,形成闭环处理。”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据了解,政府部门通过该平台统筹调度,建立投诉24小时响应机制;供电公司可实时接收风险预警,主动核查“红码”主体;终端用户可直接投诉至监管端。

为实现全链条覆盖,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着力构建覆盖水电气计量监管全流程网络体系。该局严控源头质量,组织对全市31家民用“三表”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抽检民用“三表”600批次,杜绝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市场;强化过程管理,对全市47家水电气公用企业实施全覆盖检查,建立1265万只在用表具动态台账,建立全市2087个转供电主体清单,并对用电量前50名的工商业户进行全覆盖检查,制定《民用“三表”生产企业现场检查指南》《民用“三表”公用企业计量、价格现场检查指南》“两份指南”,为基层监管提供标准化实操指引;严查违法行为,通过制定专项整治问题清单,开展联合执法,实施问题销号管理和信用黑名单制度。截至目前,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共查处水电气领域计量价格违法案件16起(计量5起、价格11起),退还多收价款79.8万余元,罚没款10.6万余元。

在推进水电气整治过程中,青岛市市场监管局以技术攻关突破计量监管瓶颈。针对DN50以上管道水表拆装成本高、周期检定难问题,该局在全省率先探索在线监测模式,研发专用工装实现现场校准,使单表送检时间从3天缩短至4小时,大幅降低企业运维成本。同时,青岛市市场监管局成功突破天然气远程贸易结算中的计量难点,对体积修正和天然气成分等关键参数实施检校监督,保障远传结算的公平公正。

一项项技术的突破,一条条机制的建立,最终目的都是守护好千家万户的公平与透明。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民生关切,把从“三表”监管中探索出的有效模式延伸至更多领域,让监管的力度、技术的精度真正转化为民生的温度,为城市治理现代化写下更多生动注脚。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