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题:尿素、磷酸铵、硫酸钾属于免于登记的肥料产品,正确还是错误?请抢答……”近日,在青岛市农业执法能力提升练兵比武的知识竞答环节中,9支参赛队伍的27名选手在台上竞技作答,台下观赛的执法人员也一起思考答案,共同接受农业行政执法知识“过关”考试,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提升执法专业素质和办案水平。经过激烈比拼,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平度市分获团体前三名;闫韩韩、李帅、曲彬分获个人前三名。
本次练兵坚持“理论充电+实战赋能”相结合,包括知识竞答和实操训练,结合典型案例,精准破解执法办案中的专业知识盲区与实务操作的难题,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在理论笔试环节,试题难度升级,精心设置A、B、C三套试卷,内容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多部法律、农业领域应知应会常识等知识,长达4小时的全闭卷考试,是对知识储备、应急作答以及办案能力的全面考验。“这次竞赛真的是高强度,笔试考察得特别全面,需要靠日常的积累。”西海岸新区执法支队参赛选手王彦感受颇深。
“现场”模拟赛,场上见真章。“请出示这批种子的进货凭证和销售台账……”在模拟执法环节,通过高度仿真的场景设置,“埋设”多种违法线索,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科学“诊断”并给出结论,全面检验执法程序规范性、法律适用精度及文书制作等水平。“这不仅是比谁更细心,更是比谁更熟悉行业规范和准则,知道违法问题更有可能藏在哪儿。”裁判员点评道,“好的执法者,得有猎人的眼睛和学者的头脑。”
“抢答”拼脑速,决战毫厘间。在抢答环节,各位选手摩拳擦掌,将比赛推向高潮。“3,2,1,开始抢答!”主持人话音刚落,三个抢答器几乎同时亮灯。市内二区代表队的李帅以0.01秒的优势获得答题权。“对于使用伪劣农药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可以采取田间试验的方法确定受损原因,并以农作物绝收折损面积……”条理清晰、法言法语规范的表述引得台下阵阵掌声。“抢答比的不只是手速,更是心理素质、知识储备以及应急思辨能力。题目读不完就要判断出考点,这是多次案卷评查练就的‘肌肉记忆’。”李帅赛后说道。
此次练兵比武是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执法练兵的具体实践,也是青岛市农业执法人才培养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岗位练兵打基础,专项竞赛促提升,实战比武选尖兵。”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农业执法支队坚持把大练兵作为转化执法效能的重要抓手,“练赛选”一体化锤炼农业执法队伍,即“练”是常态、“赛”是检验、“选”是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把“选”出的执法骨干反哺到日常的“练”中,传授经验、树立标杆,构建“以练备赛、以赛促练、以选促优、优而反哺”的一体化递进培养模式,先后培养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韶阳等先进典型。
今年,市农业行政执法部门以“绿剑护粮安”“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年”为抓手,将专业化建设作为提升执法队伍专业素养和办案能力的关键举措抓实抓好。一方面,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模拟办案、线上学习等日常岗位练兵。另一方面,通过高标准、高压强的理论竞赛,刀刃向内,主动检验学习成果,在全市系统内形成了“比理论、赛功底、争一流”的浓厚学习氛围,持续提升农业综合执法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既精通法律又熟悉农业的复合型执法队伍,为维护农业生产秩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支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通讯员 崔晓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