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打造设施蔬菜全产业链 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径

行走在青岛万亩胡萝卜基地,看连栋大棚鳞次栉比,听冷链物流车引擎轰鸣,闻精深加工车间酵香弥漫,触摸“智慧大脑”精准调控,这座北方菜篮子正以工业化思维重塑农业链条。

2024年以来,青岛市实施山东省优势特色全产业链项目试点,市财政部门创新“项目验收市级直拨”机制,提升资金效能,以“财政+资本”双轮驱动,统筹省级资金1亿元,撬动社会投资4.5亿元,向着“2026年设施蔬菜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60亿元”的目标迈进。

种业创新筑基,源头驱动发展。在莱西沽河街道黄瓜种植基地,菜农张仁兰家翠绿的黄瓜藤蔓上已挂满果实。“十年前种的是外国品种,每亩种子成本要上千元。现在用青岛金妈妈种业的国产砧木种子,成本降了六成,产量还增长10%,增收1500元。”老张的笑容里,折射出青岛种业振兴的十年突围。

作为全国蔬菜砧木育种领军企业,金妈妈种业在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中建成6.4万㎡现代化育种设施,配备分子标记实验室、单倍体培养室等先进设备,通过“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成功研发抗病砧木品种12个,年推广良种覆盖5万亩,带动3000户制种农户亩均收益超2500元,企业黄瓜砧木年销售量占全国大棚黄瓜嫁接面积的70%。

青岛市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前集约化育苗,全市年育苗100万株以上的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27家,年育苗量3.9亿株,种苗产业链已覆盖研发测试、集约化育苗、标准化栽培等关键环节,设施种植面积达52.6万亩,年产果蔬198.9万吨以上。

机制改革破局,协同释放潜能。“过去单打独斗,现在背靠大树。”在平度市南村镇,稼田合作社社员李淑芳正在新建的12000㎡智能仓储中心分拣辣椒。合作社创新“保底价+二次分红”机制,按市场价110%收购原料,加工利润15%返还农户,带动2000余户发展万亩无公害种植,户均年增收5000元。

“以前种地看天吃饭,现在合作社保价收菜,还能进车间挣工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在即墨区灵山街道,青岛灵山韭菜专业合作社社员孙大叔正在新建的3700平方米蔬菜加工车间熟练分拣韭菜。合作社创新实施订单农业模式,与500余户农户签订标准化种植协议,按市场价稳定收购原料,同步提供蔬菜清洗、加工等就业岗位,月均工资达4500元。通过“种植+就业”双渠道,项目带动周边百余名村民参与,人均年增收4.2万元,家庭年收入最高提升至近10万元。

“种菜不再提心吊胆,价格保险给咱托底!”在莱西市姜山镇,种植户苏美军在田间查看刚投保的275亩大白菜。今年蔬菜价格低迷,亏损近20万元,但通过政府推行的目标价格保险,他获得了6万元理赔款。莱西市推出了针对大白菜、胡萝卜、青萝卜、白萝卜的保险试点,保费由财政补贴80%,农户只需承担20%。

青岛市通过构建“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示范基地”的立体化发展格局,培育蔬菜类“链主企业”6 家,蔬菜产业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59 家,全市蔬菜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5849 家,带动就业 15 余万人,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2 万元。

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适度规模经营,订单农业锁定市场风险,目标价格保险筑牢收益防线……改革活水浇灌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数字技术赋能,全链升级激发动能。“从播种到采收,每批次农事操作都实时上传,水肥用量比传统种植节省20%。”在莱西店埠镇的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中,胡萝卜种植户王敏利正通过区块链溯源系统查看田间数据。

走进胜家食品智慧中央厨房,一排排现代化的生产线映入眼帘,这里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还引入AI视觉检测和区块链溯源系统,马铃薯从清洗到速冻实现72小时直达日韩码头,年产能达4万吨,70%产品出口日韩。

金叶食品打造的20000㎡数字化加工基地,应用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种植-加工-出口”全程可溯,创新“三段式速冻”工艺,产品复水率达97%。

青岛具备蔬菜供给优势,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将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当前,青岛市正以数字技术重构“菜篮子”生态,以工业化思维锻造产业链韧性,全市形成“育苗+种植+加工+冷链+品牌”等关键环节,设施蔬菜加工转化率提升至85%,2024年全市蔬菜产业相关产品出口额达42.7亿元。

标准体系护航,全链质控筑牢根基。在莱西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即将出口的冷冻菠菜进行216项检测。“从田间到餐桌,我们建立了2369条标准体系。”联盛益康技术人员介绍,其主导制定的冷冻蔬菜加工技术规范已成为行业标准,推动产品出口合格率提升至100%。

稼田合作社应用5G物联网精准调控仓储环境,品质投诉率下降90%。当莱西胡萝卜贴上“青岛标准”走向世界,当莱西大蒜提取物成为国际药企原料,青岛正用标准化的钥匙打开全球市场。

黄海潮涌,沃野新歌。从金妈妈种业的生物育种实验室,到胜家食品的智慧中央厨房,再到联盛益康的无人生产线,青岛设施蔬菜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的实践,正在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输出可复制的“青岛方案”。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通讯员  王英俏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