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青版财经小记者团走进位于宁夏路的盈挚教育,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科技大讲堂活动。从无人机的“空中炫舞”到航海模型的“水中竞速”,小记者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科技脉搏,在趣味体验中点燃科学梦想。
小记者们合影留念。
小记者们踊跃举手参加采访活动。
创办于2004年的盈挚教育,以“专业筑基、兴趣引路”为理念,发力科技教育,新增无人机、航海模型、车辆模型等科技类课程,成为青岛青少年科技素养培育的重要基地。团队负责人王跃国老师深耕科技辅导四十余年,曾带领青岛学子代表中国征战世界头脑奥赛并斩获特别创意奖。
王培丞老师向小记者们介绍无人机。
上午,公益科技大讲堂准时拉开帷幕。航海模型国家二级裁判员王培丞、车辆模型国家二级裁判员宁文彬、无人机全国赛冠军教练员刘天意共同指导小记者活动。首项内容聚焦“无人机基础理论及操作”。王培丞老师向小记者们介绍了现代多旋翼无人机的发展,再到无人机的核心结构——机架、电机、电池、遥控器的功能分工,小记者们听得目不转睛。
认真听讲的小记者。
小记者们了解无人机飞行的原理。
“大家看,机头通常有指示灯,机尾有标识,分辨前后左右是安全飞行的第一步。”教练手持无人机模型,手把手教孩子们识别机身方向,“起飞时要保持平稳,降落前要观察周围环境,万一遇到风吹偏航,记住‘推杆升高、拉杆减速’的口诀……”
老师介绍比赛用大型“中国海警船”。
在航海模型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学习中,老师从介绍道:“古人用树干做船,现在我们用科技材料做模型,但核心都是利用浮力原理。”老师还展示了不同船型的模型,从帆船到现代舰艇,逐一讲解结构特点。“遥控器也分‘板控’和‘枪控’哦!”教练举起两种遥控器对比,“板控左手摇杆管前进后退,右手管转向;枪控像汽车方向盘,扳机控制速度,转向轮调节方向。”
小记者学习控制无人机。
理论讲解后,小记者们来到飞行场地,几位老师现场演示无人机起飞、悬停、转向等基础操作,无人机在他手中如灵活的雨燕,时而低空盘旋,时而高空悬停。“原来无人机飞行要用到空气动力学!”
小记者们排着队轮流上场,每个人都握着遥控器,让无人机保持着稳健的速度。第一位小记者推杆时力道均匀,无人机升空后平稳悬停,绕桩时贴着标志杆飞行,顺利绕行。射门时,它保持着中等高度,直直射向“球门”,穿过门框时带起一阵微风。
小记者学习控制无人机。
后面的小记者有的让无人机转向流畅,有的射门时保持匀速,从起飞到穿过球门始终节奏一致;还有的操控时虽偶有小晃动,但很快稳住,让机器沿着既定路线稳步前进。
老师还现场演示了无人机足球。
老师们还现场演示了无人机足球和第一视角飞行两大项目,让现场瞬间沸腾。“大家看,这是包裹着球形保护罩的无人机,我们叫它‘空中足球’。”教练展示着特殊改装的无人机,进攻方要操控无人机钻过对方的圆形‘球门’,防守方则要通过碰撞拦截。”
第一视角飞行体验区同样吸引人。
另一边,第一视角飞行体验区同样吸引人。只要戴上专用眼镜,眼前会瞬间切换成无人机摄像头的实时画面——地面的桌椅、远处的窗户都变成了“空中视角”。“哇,我好像坐在无人机里!”一位小记者惊叹道。教练在一旁适时指导:“第一视角飞行能锻炼空间感知能力,很多航拍高手都是从这里练起的。”
活动转场至室外水池区,中国海警船模型体验活动登场。水池中,有浮标组成的“镖门”,全运会同款海警船模型静静待命。“这是海警船普及版,操作难度和全运会项目一致。”教练拿起遥控器,“大家要操控它穿过指定镖门,走固定路线,考验的是精准度和耐心。”
小记者控制遥控船航行。
一位小记者握紧遥控器,左手控制前进后退,右手调节方向。海警船刚出发就有点“调皮”,偏离了航线撞向浮标。“别急,慢慢微调方向杆,就像骑自行车转弯一样。”教练在旁支招。小记者深吸一口气,轻轻转动摇杆,船身逐渐回正,稳稳穿过第一个镖门。“成功了!”他兴奋地跳起来,“原来操控船模和玩游戏不一样,手上的力度一点点都不能错!”
小记者控制遥控船航行。
采访环节,小记者们踊跃向老师提问。“无人机能飞多高呀?”“船模电池能用多久?”老师笑着解答:“合规无人机限高120米,船模电池续航约40分钟,这些都是根据安全规范设计的。”最后,老师补充道:“科技操作既要追求乐趣,更要遵守规则哦。”
老师回答小记者的提问。
小记者提出问题。
公益科技大讲堂圆满结束。小记者们意犹未尽。盈挚教育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公益活动,旨在让小记者们近距离接触科技,感受科学魅力。“我们希望通过动手实践,让小记者们不仅学到知识,更能爱上探索。”
此次青版财经小记者的科技之旅,不仅是一次趣味体验,更是一场科技启蒙。当无人机的螺旋桨转动、船模的马达轰鸣,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已悄然播下,未来,它们将在探索与实践中,生长为推动创新的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