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珠宝不只是美丽的装饰,还藏着这么多历史故事和文化密码!”在若七珠宝文化艺术博物馆的装饰艺术展区前,青版财经小记者认真记录着展品背后的时代印记。10月25日,青版财经小记者走进这座集珠宝艺术、非遗传承与城市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探索之旅。

小记者积极举手参加采访活动。

青岛若七珠宝文化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王馨茗(右)和青版教育的苑梦老师(左)向小记者发放研学证书。
刚踏入博物馆,以“璀璨的回响”为主题的常设展便将小记者们带入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珠宝史诗。在青岛若七珠宝文化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王馨茗的带领下,大家沿着时间轴线,依次探访了维多利亚时代、装饰艺术时期、东方风华等特色展区,近距离感受百年珠宝设计的演变轨迹。

小记者们参观欧洲维多利亚时代展区。

欧洲维多利亚时代展区的“微镶马赛克胸针”。
在欧洲维多利亚时代展区,“微镶马赛克胸针”让小记者们惊叹不已。王馨茗副馆长介绍,这枚胸针用不足1毫米的珐琅碎片拼贴出古罗马遗迹,背面还铭刻着拉丁箴言,是贵族壮游时代的珍贵文化见证。“早期的珠宝以自然为灵感,花卉、蛇形都是爱情与生命的象征,而中期因为阿尔伯特亲王逝世,黑玛瑙和发丝制作的哀悼首饰成为主流,这背后是满满的时代情感啊!”王馨茗副馆长的生动讲解,让小记者们了解到珠宝不仅承载着工艺之美,更记录着历史的悲欢。

用手机拍下精美的珠宝。

装饰艺术展区展出的一枚简洁大气的“铂金钻石胸针”。
走进装饰艺术展区,一枚简洁大气的“铂金钻石胸针”立刻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王馨茗副馆长介绍道:“这枚胸针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珍珠与钻石相互映衬,既藏着机械时代特有的秩序感,更是当时新女性独立精神的象征呢!”听着讲解,小记者们纷纷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一边惊叹几何美学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一边时不时举起小手提问,认真记录下设计理念和时代背景之间的奇妙关联。

小记者观看东方风华展区。


东方风华展区展出的珠宝。
东方风华展区则让小记者们感受到了本土工艺的魅力。中国花丝镶嵌的游龙纹手镯上,毫米金丝编织的龙鳞栩栩如生,粉色碧玺点缀的龙睛更添灵动。王馨茗副馆长告诉大家,即便在战乱时期,民国工匠仍用料器仿制翡翠,以琉璃经硼砂染色延续本土智慧,这种“以形载意”的造物哲学让小记者们深深动容。隔壁的日本珠宝展区,樱花胸针既展现了“寂”美学,又让大家领略到东方极简主义的独特韵味,体会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珠宝艺术的多元表达。

小记者观看珐琅工艺展区。

珐琅工艺展区的七宝烧胸针。
展览中的珐琅工艺展区成为了小记者们的“探秘热点”。作为本次展览的隐藏亮点,这里系统呈现了掐丝珐琅、七宝烧、微绘珐琅等不同工艺。当看到东方景泰蓝的掐丝珐琅以细金丝勾勒纹样,西方錾胎珐琅将浮雕肌理藏于釉彩之下,小记者们纷纷感叹非遗工艺的精湛:“每一笔彩绘、每一次烧制都是匠人的心血,这就是传统工艺的魅力吧!”

观看不同的矿石。

观看各种宝石。

观看《青岛印象》系列文创产品。
除了百年珠宝展品,博物馆内关于“城市珠宝”的创新理念更让小记者们眼前一亮。王馨茗副馆长介绍,若七将城市元素与珠宝设计相结合,首创的“城市珠宝”概念催生了《青岛印象》系列文创产品。这款作为国内首款城市与珠宝结合的文创产品,不仅被当作青岛礼物赠予各国领导人,还斩获了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等多项荣誉,通过多件单品全方位展现青岛的城市魅力。
在互动环节,小记者们还了解到,若七作为市级“非遗工坊”和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每年都会举办丰富的文化艺术体验活动,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之美。大家围绕珠宝设计、非遗传承、文化创新等话题积极提问,将所思所感认真记录在采访本上。

观看青岛特色工艺品。
参观尾声,小记者们走进了若七文创商店。在这里,大家近距离欣赏了《中国生肖》《祈福系列》等特色文创产品,感受每件作品背后的灵感故事与在地文化联结。一件件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文创产品,让小记者们真切体会到文化创意赋予城市礼物的独特价值。
此次探访活动,不仅让小记者们领略了珠宝艺术的璀璨魅力,更深入了解了非遗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以及文创产品如何讲述城市故事。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体验,未来会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用文字记录更多文化创新的故事。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