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3200多家企业参展。青岛携16家企业、37类近200种特色农品精彩亮相。展会现场,前来咨询洽谈的国内外厂商络绎不绝,对青岛农品认可度高且合作意向强烈,已分别与6家青岛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总计额度近3000万元。
崂山绿茶的清香、红胡子海参的鲜醇、FD冻干果蔬的科技感……青岛展区以“山海孕珍品,青岛递匠心”为主题,通过实物展示、现场品鉴、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成为展会现场备受关注的“人气展区”,为中国与东盟农业贸易合作注入“青岛动能”。
青岛展区“山海风”浓郁 特色农品引驻足
走进东博会农业合作展区,青岛展团的绿色主视觉设计格外醒目——背景板上精美绝伦的山海画面与展台上琳琅满目的优质农品相得益彰,既凸显青岛“山海之城”的地域特色,又传递出“绿色、优质、安全”的产品理念。
在青岛瑞成万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工作人员正热情地邀请参观者品尝岩烧海苔。薄脆的海苔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咬上一口,“嘎吱”作响,鲜美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散开。“我们的海苔选用头水紫菜,搭配优质坚果,经过精心烘焙,最大程度保留了海苔的鲜美和营养。”瑞成万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主管孙喜杰表示:“这次参展,我们带来了岩烧海苔、海苔卷、夹心海苔等多个品类,希望能借助东博会的平台,将这种美味的休闲食品推广到东盟市场,满足当地消费者对于健康零食的需求。”
而在青岛海岛食品有限公司展位,“老丈鲅鱼”系列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现场摆放着真空包装的熏制鲅鱼、鲅鱼罐头,其棕红鲜亮的色泽和独特的熏香勾起人们的食欲。青岛海岛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潘飞一边打开样品让参观者试吃,一边介绍:“‘鲅鱼跳,丈人笑’是青岛的传统习俗,我们的‘老丈鲅鱼’采用二十余种天然香料‘三腌九熏’,肉质紧实不柴,咸香中带着回甘,既保留了海鲜的鲜,又有古法工艺的醇厚。这次带来便携装的小包装产品,特别适合东盟家庭日常饮食和户外聚餐场景。”不少来自泰国、马来西亚的参展商拿起产品仔细查看配料表,对无防腐剂、常温保存的特性表现出浓厚兴趣。
青岛品品好粮油集团的展位前,精致面粉礼盒、高端挂面礼盒与金质花生油礼盒整齐陈列,不同规格的包装满足家庭消费、礼品赠送等多元需求。“我们的金质花生油精选山东当季新鲜花生,通过‘低温烘焙+物理压榨’工艺,最大程度保留花生的天然香气和营养;高端挂面则有鸡蛋、荞麦、全麦等多个品类,口感筋道,煮后不易坨。针对东盟家庭人口规模和热带气候特点,我们特意准备了500毫升装的花生油和200克装的挂面,方便储存和食用。”该企业负责人介绍道。
尚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同样热闹非凡,每日果粹7日冻干混合果蔬、缤纷水果早餐燕麦、冻干鲟鱼面等产品被整齐摆放在体验台上。“我们采用零下40度真空FD冻干技术,能锁住果蔬95%以上的维生素和活性成分,而且零添加蔗糖、零防腐剂。这款冻干鲟鱼面还添加了八年龄鲟鱼软骨,钙含量丰富,泡3分钟就能吃,很适合东盟国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母婴、健身人群的健康需求。”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说。
企业带着需求寻商机 抱着希望拓市场
“去年青岛农产品出口额481.6亿元,占全省近30%,但东盟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比如我们的食用油、调味品在东盟的认知度还需要提升,深加工农产品的出口占比也有提升空间。”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陈言智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青岛筛选的参展企业涵盖休闲食品、粮油、海产品、果蔬加工等多个领域,既有“青岛农品”龙头企业,也有细分领域的特色品牌。如“三二七”地瓜干酒、古法小榨花生油等,都是把青岛本地特色农产品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创新产品,能更好适应当地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对于参展企业而言,东博会不仅是展示平台,更是精准对接合作的“黄金窗口”。瑞成万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主管孙喜杰难掩兴奋:“我们在国内已经和连锁超市、电商平台建立了稳定合作,但东盟市场对我们来说还是新领域。这次展会,就是希望找到熟悉当地渠道的经销商。”对于尚好科技来讲,他们的冻干果蔬产品已经出口日韩,这次希望能与东盟的烘焙企业、连锁咖啡店合作,把青岛的冻干技术和东盟的热带果蔬资源结合,开发芒果冻干、榴莲冻干等本地化产品。
青岛青饮农业公园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崂矿农场古树白茶、蔬菜原汁挂面等产品同样吸引不少东盟客商驻足。公司市场部经理肖福钦介绍说:“这次重点展示了公司几款核心产品:一是产自云南高山的古树白茶,茶汤金黄明亮、滋味甘醇,很适合东盟地区喜爱茶饮的消费习惯;二是用农场自产小麦和新鲜蔬菜榨汁制作的挂面,零添加色素和防腐剂,有菠菜、南瓜等六种口味,特别契合当地家庭对健康便捷食品的需求。” 开幕当天就有新加坡、菲律宾的茶叶经销商和商超采购商表达合作意向。
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喜燕头道初榨花生油、鲜活玉米油、一级大豆油等产品前围满了咨询的参展商。该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喜燕”品牌在国内食用油市场有很高的知名度,这次参展的小瓶装食用油,针对东盟家庭人口结构和餐饮习惯设计,方便储存和使用。“越南、印尼的食品进口商非常认可我们企业品质管控体系,尤其是对‘从一粒花生到一瓶油’的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尤为夸赞。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与他们的深度合作,更好地服务东盟市场。”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锚定东盟大市场 青岛农品“出海”再提速
“青岛的土豆和辣椒质量非常好,此次参展主要计划之一就是与青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来自广西的一家商贸公司采购经理覃刚告诉记者说,“我们已经与3家青岛厂家取得联系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预计每年收购土豆和辣椒分别为2500吨,总额度2000多万元。”
“青岛海苔很受欢迎,此次参展带了62大箱产品,提前一天就已售罄。”孙喜杰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展会收获远超预期,已有5家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企业和我们交换了资料,其中与越南厂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预计年采购金额达200万元,这可比我们自己跑市场效率高太多了!”
据介绍,本届展会聚焦“拓展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合作”,设置农业合作、食品加工等特色展区,吸引东盟10国及RCEP成员国的3200家企业参展。青岛作为全国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此次不仅带来优质农品,更携带了农产品加工合作、农业技术输出、跨境供应链建设等合作意向,助力构建“青岛—东盟”农业产业链闭环。
“东盟是青岛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我们的花生、果品、水产品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但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陈言智表示,下一步,青岛将以此次东博会为契机,组织企业与东盟采购商、行业协会开展精准对接,推动参展企业与东盟采购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让更多青岛优质农品走进东盟市场。
同时,青岛市还将依托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的平台优势,为企业提供报关、物流、融资等“一站式”服务。比如,设立财政资金,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参股,鼓励更多企业在东盟布局仓储、加工基地。在东盟,青岛农品不仅“卖得好”,更能“扎下根”,持续增强他们对青岛农品品质的信心,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贡献更多“青岛方案”。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