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法官多方斡旋双方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 青岛海事法院日照法庭高效化解两起纠纷

“我作为被告,没想到原告竟然能够主动给我钱,太出乎意料了,真的感谢法官!”近日,青岛海事法院日照法庭调解室内,原告杨某、被告李某庭审时剑拔弩张的气氛已悄然降温。在法官张勇主持下,双方签订调解协议,李某当场收到了杨某转账14万元,这让她喜出望外。

杨某为何主动给李某转账?原来,这是一起海洋开发利用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张勇发现,杨某、李某在其他法院还有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于是他抽丝剥茧般厘清了两起案件的来龙去脉,并反复与当事人沟通。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不仅该案成功和解,还一并化解了另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一案多赢。

2020年,杨某与某公司承揽某围填海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工程完工后,工程款打入该公司账户,但该公司扣留部分工程款未支付杨某,杨某遂向青岛海事法院起诉,请求该公司、李某(该公司原股东)等支付扣留的工程款。

关于工程款被扣留的原因,双方争执不下。杨某认为,承揽工程只是其借用了该公司的名义,该公司则辩称,其与杨某并非借用资质关系,而是合作关系,由于杨某没有提供进项发票,导致成本增加,应在扣除成本后对于工程利润对半分成。

究竟是挂靠关系还是合作关系,双方都没有证据。法官对案件进行仔细审查发现,李某曾在2020年向杨某转账30余万元,其后李某以民间借贷为由起诉杨某归还该笔款项,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判决杨某归还。判决生效后,李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某立即向青岛海事法院提起了本案诉讼。

法官查明上述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到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了解案件执行进展情况,并深入分析案件起因,后与杨某、李某多次沟通,汇总双方争议焦点。起初,双方存在对抗情绪,杨某认为工程款应归自己,李某则认为个人对工程款不存在支付义务。面对困境,法官并未轻易放弃,而是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不断寻求机会进行劝导。最终,双方同意面对面协商,因李某在外地施工,工作日很难抽出时间见面,法官决定趁热打铁,利用周六休息时间尽快化解这起纠纷。

经过法官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将本案与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案件一揽子化解,两起案件债务抵销后,杨某再支付李某14万元,双方均放弃其他请求,李某申请执行终结。至此,一起海事纠纷、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在青岛海事法院日照法庭调解室一并化解,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双方握手言和,案结事了。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