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车路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各个城市面向未来构建新型基础设施的普遍共识。
与城市治理、市民生活密切相关,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停车、社区、园区、景区等城市多场景深度融合的智慧停车与智慧场景管理平台,作为现代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入口与抓手。
智慧停车:“慧停车”为城市级静态交通治理搭载数字大脑
城市停车设施是满足人民美好出行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城市停车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停车秩序不断改善,产业化发展逐步深入,但仍存在资源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现代化治理水平不高、数字化运营能力不足等问题。
青岛数字经济产业园智慧停车场缓解园区上班族及周边居民停车难题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找车位”已成为车主们每天都很头疼的一件事。不过,在青岛数字经济产业园上班的白领们,却不会再为找车位而犯愁。“自从手机上安装了慧停车APP后,开车出门省心了不少。”在青岛数字经济产业园上班的刘先生每天出门前都习惯性地打开慧停车,实时查看园区是否有空余车位,还能提前预约车位。
“找不到车位、停车难,其实根源在于停车信息的不对称,无法预知附近哪个停车场、哪条路上有空余车位。车主找车位的时间甚至超过了路上行驶时间。慧停车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入城市停车场景,将路内外停车泊位联网共享,让车主通过一个APP、一个平台查询全城车位,在实现有位有序停车的同时,提升泊位资源利用率、周转率,发挥最大效能。”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推广部总监崔道安向记者介绍。在他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松立集团数字生态展示中心,看到了企业深耕智慧停车行业十余年打造的慧停车城市级静态交通管理平台。
全域停车资源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慧停车城市级静态交通平台将AI、大数据、数字孪生、全息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停车场景深度融合,统筹城市道路及商业园区、住宅社区、交通枢纽、写字楼、酒店、商场等路内外停车资源,通过管理平台与高位相机、车牌识别相机等前端感知设备及车主APP的数据交互、联动,实现全城“一个平台、一张网、一个APP”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为车主提供车位查询、车位预约、车位长租、车位导航、无感支付等智慧停车全流程服务。
作为数字城市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城市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慧停车城市级静态交通平台已经落地北京、上海、贵阳、青岛、淄博、舟山、金昌、连云港等全国40多座城市,管理泊位70多万个,路内停车泊位管理规模全国第一,服务车辆达4000多万辆,成为城市管理者提升交通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合作伙伴。
车场路云一体化:服务深化,动静协同,持续夯实算法底座
随着AI大模型、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新兴技术的爆发式应用,松立集团对市民出行场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让车主出行享受到技术红利,如何在城市交通这个更大的场景上释放企业的技术潜力?“技术的更新裂变、出行场景的复杂多元化,对我们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始终保持对新兴技术的敏锐嗅觉,坚持核心算法自主化,夯实AI底座,深化服务能力,拓展应用场景,实现城市车场路云一体化治理。“松立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寒松给出了答案。
2025年3月,松立集团推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衢九章”静态交通大模型。 “云衢九章”深度整合企业深耕行业十多年积累的40余城停车运营数据资源,建立覆盖车主行为、车场效能、道路负荷等多维度的分析指标体系,实现“车辆-泊位-路网”多元素协同交互,将政府监管、市场运营、公众服务深度耦合,形成覆盖规划、建设、运营全周期的动态优化机制,构建基于智能体的静态交通治理新范式。
在智慧停车场景,“云衢九章”以城市全域停车资源为标的,将大模型算法能力融入慧停车APP,可基于车主停车需求,以AI智能语音交互形式,推荐目的地停车场、预约停车泊位,并通过全息感知技术实现泊位级精准导航。
松立集团与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商建立合作,通过AI大模型、全息感知、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通车辆、车场、道路、云端数据链路,落地自动泊车、一键接驾智慧场景。具备无人驾驶能力的车辆进入车场后,车主可提前下车,通过慧停车平台与车机系统的数据交互联动,在全息感知体系的引导下,车辆可自动规划行驶路线,规避沿线车辆、行人,驶入空闲或预约的泊位。车主下达一键接驾指令后,车辆自动启动行驶到指定位置,接上车主,避开拥堵出口,选择空闲出口驶离车场。新兴技术的进步让“人找位”转变为“车找位”,“人找车”转变为“车找人”,在节约停车时长的同时,给车主带来颇具未来感的停车体验。
“云衢九章”大模型生成动静态交通协同治理方案
在城市大交通治理维度,“云衢九章”建立动静态交通数据协同分析机制,部署在道路上的高位相机、鱼眼视频桩等智能感知设备,在对停车场景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在实时感知、采集道路上的车流量等动态交通数据,上传至云端管理平台。通过“云衢九章”静态交通大模型进行分析研判,生成动静态交通一体化治理方案,为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提供决策支持。在重大活动保障、高峰时段疏堵等场景中,可联动交管部门动态调整道路临时泊位设置,并通过诱导屏、手机APP、车机系统等多渠道的信息发布系统引导车辆分流,有效提升道路资源利用效率。松立集团副总经理兼技术研究院院长王永总结说,企业前期部署的用于停车管理的前端感知设备可深度复用为“感知层基础设施”,通过技术升级与数据联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改造,成为城市动静态交通协同治理的数据入口。
智慧场景:1+3+N数字城市云脑全面赋能现代治理
场景仍在延伸。早在2021年,松立集团即推出1+3+N的数字城市云脑体系,以AI底座为核心,以数字孪生平台、大数据平台、星光物联平台为支撑,数字赋能智慧停车、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景区等多个场景。自此,松立集团从一家智慧停车企业蝶变为全国领先的智慧场景综合运营与技术服务商。
1+3+N数字城市云脑
AI时代,“云衢九章”大模型从更高维度上拓展了松立集团的业务边界,企业深度参与了市南区、崂山区老旧小区改造、九水游览区、仙山路立交、官路水库等城市更新建设项目,AI、数字孪生、全息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为城市多场景治理提供平台支撑与数据支持。
从停车到行车,从车场到城市。十多年来,松立集团从城市治理和市民生活需求出发,依托青岛研发中心、济南技术研究院、山东省静态交通大模型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创新平台,坚持核心算法自主化,产出90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外观设计专利等累累硕果,转化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从庞大复杂的场景与数据中挖掘价值,持续赋能政府、企业和用户,致力于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雯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