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青岛市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青岛市崂山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会承办的“博学游记”活动,走进了青岛二月二民俗技艺体验博物馆,亲子家庭在此开启了一场融合知识、技艺与温情的沉浸式文化之旅。
进入博物馆,孩子们被造型各异、寓意吉祥的花样面塑深深吸引。在李蕴静老师的专业讲解中,大家系统了解了王哥庄面塑五百余年的传承脉络,从“福禄寿喜”的经典系列,到栩栩如生的老虎、燕子、圣虫,其以独特工艺铸就的“品质密码”令大家频频点头。一位家长说道:“以前只知道王哥庄大馒头有名,今天才明白这背后的讲究。”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重新认识了木板、剪刀、梳子、筷子等工具的新用法,这些看似平常的日常用品,在老师的手下都成为了妙用无穷的工具。随着老师示范与引导,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揉捏搓剪,小小的面团成为形态各异的刺猬、柿子等作品。
活动的尾声,一双双洗净面粉的小手拿起笔,孩子们在博物馆留言区上写下了真挚的心语,很多孩子写下了“接地气”“手艺传承,麦香醇厚”等形容,为体验画上温暖句点。
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揉捏面团中,体验到了“粒粒皆辛苦”,在创作喜悦中初识劳动价值。这不仅是技艺的学习,更是对匠人精神、珍惜粮食、感恩情怀的深刻启蒙。“博学游记”活动将继续以“游”促学,以“学”固本,引领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触摸文化根脉,在实践中激活文化传承基因。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