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青岛品牌日“智汇崂山·品见未来”专场活动在青岛奥帆中心举办。充满未来感的产品和音乐演出交织,为现场观众带来科技和艺术的双重盛宴,成为奥帆中心夏夜的一大亮点。
这场以“科技+消费”为主题的盛会,通过东华云都无证明一体机、雷神科技VR设备等前沿成果的集中展示,勾勒出崂山区以科技创新驱动品牌升级、以产业集聚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图景。据了解,崂山区正通过“技术研发—场景落地—生态构建”的全链条创新,让虚拟技术真正照进现实生活。
科技+消费:重构品牌价值创造逻辑
在崂山区的创新实践中,“科技+消费”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通过场景重构和体验升级,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共鸣。
东华云都展示的无证明一体机,通过人脸识别、数据互通等技术,将政务服务从“材料堆砌”转变为“刷脸即办”。这种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办事效率,更重塑了政府服务的品牌形象。在崂山区行政审批大厅,一位市民体验后表示:“以前办业务要带一摞材料,现在刷个脸就搞定,感觉政务服务像互联网公司一样便捷。”这种“消费级”的政务体验,使“智慧崂山”品牌深入人心,成为区域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雷神科技推出的AI智能眼镜,深度整合火山引擎大模型,实现多语种同声传译、实时智能识别等功能,39g超轻机身与自由环曲面镜片技术,更将科技美学与用户体验完美结合。在活动现场,一位科技爱好者体验后评价:“戴上它就像拥有一个随身AI助手,无论是商务谈判还是旅行探索,都能轻松应对。”这种场景化技术创新,使雷神从传统电竞品牌转型为智能穿戴领域的引领者。
大朋VR展示的DPVR AI Glasses,通过4K拍摄、HDR技术与多模态AI交互,将旅游体验从“观光打卡”升级为“深度沉浸”。在崂山风景区,游客佩戴该设备即可穿越至《聊斋》故事场景,与虚拟角色互动。这种科技+文旅的模式,使崂山旅游品牌从“自然景观”向“文化IP”跃升。
产业集聚:构建虚拟现实生态体系
崂山区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呈现出龙头引领、链条完整、生态协同的显著特征。
目前,崂山区已形成涵盖硬件制造、内容开发、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歌尔股份作为全球VR硬件龙头,其高端产品出货量占国内市场80%以上;大朋VR凭借“硬件+生态”双轮驱动,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跃居第三。在配套环节,歌尔微电子、海泰新光等企业提供芯片、光学模组等核心部件,云天畅想等企业提供算力支持,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闭环。2025年,虚拟现实产业园预计实现产值70亿元,成为全球重要的VR生产基地。
崂山区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等政策,对高端会展、技术研发给予专项扶持,并设立25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同时,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北航青岛研究院等13家高能级平台,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供支撑。例如,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构建的“六大平台”,已推动30余项关键技术落地应用。在人才培育方面,崂山区通过提供人才公寓、租房补贴等政策,吸引全球70%的VR科研力量集聚。
连续7年举办的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已成为全球VR领域的顶级盛会。2024年大会期间,30余家企业签约落户崂山,推动产业规模突破220亿元。2025年大会将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协同发展为核心理念,聚焦工业元宇宙、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预计吸引全球500余家企业参与。这种以会促产、产展融合的模式,使崂山成为全球VR产业的“风向标”。
从政务服务的“刷脸时代”到文旅体验的“虚拟穿越”,从硬件制造的“崂山精度”到生态构建的“崂山模式”,崂山区正以科技创新为笔,在“科技+消费”的画布上描绘未来图景。随着2025年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的临近,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必将在“虚实融合”的浪潮中,书写更多“崂山故事”,贡献更多“青岛方案”。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黄元晖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