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平度市大泽山镇,葡萄的香甜不仅弥漫在空气中,更串联起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随着新品种葡萄的上市,果农们迎来了丰收的喜悦,而葡萄大观园的“葡萄树王”更是成为了暑期研学的热门打卡地。平度,正以葡萄为笔,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科技赋能葡萄新品种上市
走进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的种植基地,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葡萄藤蔓映入眼帘,其中,“泽山早香红”这一新品种尤为引人注目。与传统的葡萄品种相比,“泽山早香红”不仅成熟时间提前了一个月,更以其果香浓郁、口感出众的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这个品种引种已有5年,今年终于迎来了盛果期。”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所长昌云军难掩兴奋之情。他介绍,“泽山早香红”不仅填补了当地葡萄采摘的空档期,更以其高抗霜霉病等特性,降低了种植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2025“全国抗性葡萄新品种品鉴月”活动上,“泽山早香红”连同“超抗巨早红”“超抗红玫瑰”等多个优质新品种,正式启用“法美杂交种葡萄”这一统称。这些新品种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平度葡萄的品种结构,更以其优良的特性,引领了市场的新风尚。
“法美杂交种葡萄”是指欧亚种葡萄与美洲种群中某些品种的杂交后代,具有高抗霜霉病、抗寒、抗根瘤蚜等显著特点。这些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具体体现,也是平度葡萄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
果农喜迎葡萄采摘季
清晨5时,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泽山镇的葡萄园上,果农们便已经忙碌起来。他们穿梭在葡萄架下,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葡萄,拆袋、修果、装箱,每一个步骤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
“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我们一直坚持人工采摘。” 据当地果农介绍,为了确保葡萄的品质和口感,大泽山镇的果农们坚持采用人工采摘的方式。与机器采摘相比,人工采摘可以更好地保护葡萄不被损坏,减少葡萄皮的磨损,从而降低葡萄过早氧化或被细菌污染的几率。虽然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但果农们认为,只有保证了葡萄的品质,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喜爱。“现在我给百果园和周边很多超市供货,每天的收货量大约在1万斤。”葡萄收购商谭书全告诉记者,大泽山葡萄因为昼夜温差大,所以甜度好、香味浓郁,受到各地的新老客户欢迎。
除了传统的销售模式,果农们还纷纷拿起手机,利用短视频平台,将自家的葡萄园和丰收的果实直接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在短视频中,果农们各展所长,有的拍摄葡萄园的美丽风光,有的则亲自上阵,现场品尝葡萄,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向观众传递葡萄的香甜可口。
“露天的玫瑰香葡萄熟了,比大棚的香味更足一些,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玫瑰花香味。葡萄都是新鲜采摘的,有喜欢的可以小黄车下单了。”大泽山镇葡萄种植户尹松鹏录制的短视频在某平台发布后,许多消费者留言咨询购买方式,或者直接下单购买。“昨天拍了4斤,今天顺丰到货,就喜欢这一口老味道的玫瑰香。”消费者写下的评价让尹松鹏干劲更足了。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短视频营销不仅拓宽了葡萄的销售渠道,更提高了大泽山的知名度。随着葡萄的丰收,大泽山镇的葡萄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地积极探索“葡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修建旅游环路、打造山村民宿、举办葡萄节等方式,将葡萄产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相结合,形成了集种植、酿造、旅游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体系。不仅增加了果农的收入,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大泽山镇的葡萄大观园内,一棵从石缝中生长出来的“葡萄树王”悄然成型,其冠幅面积约716平方米,成为了园中的一大奇观。这棵“葡萄树王”不仅以惊人的长势打破了世界纪录,更以其励志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前来参观的游客。
“我也没想到,这棵葡萄树能长得这么好,去年还获得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认证。” 据葡萄大观园负责人昌云军介绍,17年前,他刚建起大棚时,这片区域原是石板地,无法正常栽种作物。出于美观考虑,他让工人在石板中凿出一个坑,试着种下一棵葡萄树。起初并未抱太多期望,没想到这棵树长势惊人,不断扩展枝叶。去年,大观园团队向“大世界基尼斯”组织提交申请,最终这棵葡萄树以716平方米的冠幅面积成功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全球冠幅面积最大的葡萄树”。
这棵“葡萄树王”已经成为了葡萄大观园的标志性景观。每到暑期,这里便成为了研学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这里亲身感受这棵励志葡萄树的成长故事,品尝美味果实。除了“葡萄树王”,葡萄大观园还拥有三百多种葡萄品种,园内设有青岛大观园葡萄文化博物馆、多品种葡萄采摘大棚以及先进的葡萄智能温室等设施。这里不仅是一个展示葡萄文化的窗口,更是一个集种植、酿造、旅游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体系。
据了解,大泽山镇拥有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山东省景区化村庄、12个山东省及青岛市级旅游特色村,260公里的旅游大环路将多个景区串珠成线。以高氏庄园、葡萄大观园两大优质园区,五龙埠、天池岭、芝莱山三大生态旅游风景区,“泽山名宿·响山潘民宿”等为依托,大泽山镇积极发展以葡萄为特色产业的生态旅游,建设高档次的葡萄长廊3600米,全方位构筑起以葡萄为支撑的生态旅游框架,积极打造成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旅游目的地和集生态、民俗、文化、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胜地。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辛小丽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