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市南法院审执联动破解3800平方米车库交付难题

近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通过审执联动机制成功强制腾迁一处3800余平方米的车库,并将其顺利交付给买受人,有力维护了申请执行人及买受人的合法权益。

买受人在执行现场签署车库接收确认书。

该案源于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某公司向某银行申请贷款,后未按合同约定偿还借款本息,该银行遂向市南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该公司偿还借款本息。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市南法院中山路人民法庭徐丽萍审判团队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围绕双方关心的欠款数额、违约责任承担等方面,从证据事实、诚信经营、企业发展等角度出发分析利弊、释法明理,终于促使双方达成调解,案件得以调解结案。

后来,该案未按调解书按期履行并进入执行程序,被执行人该公司主动联系徐丽萍法官“诉苦”:原来,该公司名下有一处面积达3800余平方米的车库,但其部分面积被案外人非法使用且拒不搬出,导致该公司无法自行处置财产,故无法配合法院后续的执行工作。

了解到案情的变化,徐丽萍法官及时与市南法院执行局孙兴文执行团队进行沟通,孙兴文法官详细了解了双方当事人纠纷产生的来龙去脉。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对于徐丽萍团队在审判阶段的工作比较认可,为了顺利推进执行工作,孙兴文团队决定与徐丽萍团队携手推进该案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孙兴文团队先后在该车库张贴了两次公告,要求案外人在一定期限内搬离车库,否则将进行强制腾迁。期限届满后,案外人仍未搬离车库,孙兴文团队决定强制腾迁。行动当日,孙兴文团队和徐丽萍团队前往该车库,循序渐进、分工配合,徐丽萍法官向被执行人该公司释法明理,孙兴文法官实施腾迁。在强制腾迁过程中,案外人来到现场,情绪十分激动,意图阻挠强迁进程。迫于强大的执行压力,案外人放弃阻挠,自行离开了执行现场。经过审判团队与执行团队通力合作,终于将该车库当场交付给买受人,本案纠纷得以彻底化解。

据悉,为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市南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深化“调立审执”一体化运行模式,做深做实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工作。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一体联动,有时能够成为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绝妙“法宝”。市南法院干警将“一盘棋”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寻求审执衔接的“最优解”,让每一份判决都能成为执行的“通行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李寒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