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红色地标“亮”起来 红色文旅“活”起来

汇集青岛20个代表性红色文化场所,“青岛市红色地标打卡护照”在今年7月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批市民游客走进红色场馆,感悟党的伟大奋斗历程,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9月20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主流媒体、自媒体、在校大学生等20余人,对红色打卡护照中的莱西福顺德故楼、“南京路上好八连”诞生地展览馆和平度党史馆、刘谦初红色文化园进行实地采风与互动传播,为红色地标打卡活动持续注入活力。从用好“红色家底” 擦亮“红色名片”,到发挥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一个个从护照中跃然而出的红色地标点亮了青岛红色文旅欣欣向荣发展的新版图。

活化利用!红色地标“亮”起来

作为莱西市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福顺德故楼是见证莱西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地标,如今,围绕福顺德旧址打造的古风特色街区已经亮相,福顺德故楼部分房屋对外出租商用,成为了精致的餐厅、咖啡馆,供市民休闲放松。福顺德故楼留住了市民对老旧城区的历史记忆,也成为了莱西一个新的红色文旅地标打卡地。

莱西市近年来十分重视红色资源的挖掘工作,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既发挥了革命文物教化育人的功能,也激活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活力。抗日战争期间,这里作为地下联络点,为抗日战争提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莱西县委迁入小楼办公,1953年12月,县委迁出,县兵役局 、收音站等单位相继进驻小楼,作为办公场所。1992年小楼划归文物部门管理,并对该楼进行了修缮。

城市文脉的赓续传承,红色文化遗产与人们之间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超链接”,在新时代释放迷人的光彩和蓬勃的生命力。

位于莱西市小院村的“南京路上好八连”诞生地展览馆。展览馆内分为四个部分,生动展现了好八连从烽火中诞生,到大上海屹立,再到新时代前行的光辉历程,每个部分都承载了八连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与荣耀。步入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切身感受到了八连官兵们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崇高精神。

小院村作为八连的诞生地,不仅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还有着秀丽风光。近些年,小院村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位于小院村的双龙泉家庭农场已成为红色文化激活旅游休闲产业的代表项目之一,开发了四季采摘、农家住宿等休闲项目,流淌着宁静而充满田园诗意的美好时光,每年“十一”期间都会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往体验。

这些不仅是莱西市创新红色文化实践,点亮红色教育打卡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莱西市还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做足红色文章,以红色活动为载体,以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等为契机,开展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升国旗仪式、红色歌曲合唱大赛、祭英烈仪式等活动2000余场次。除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莱西市持续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将“南京路上好八连”诞生地展览馆、保驾山红色教育基地等作为载体,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复原、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参观者亲身感受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生动实践!红色故事“动”起来

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是青岛光荣革命传统的见证,反映了青岛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

循着“青岛市红色地标打卡护照”一路开启打卡模式,在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平度党史馆,随着讲解员的逐步深入,深入了解平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一则则穿越时空的红色故事感人至深,感受到先辈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理想抱负,不怕远征难的坚强毅力,只解沙场为国死的无畏牺牲。平度党史馆分为党史展馆、党性教育基地两部分。党史展馆以重大事件、重要成就、重要人物为主线,全景式展现了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平度历史。

近年来,平度市扎实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发掘打造了一批红色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平度市共有5处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数量居青岛市首位,同时依托刘谦初红色文化园、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当一个个红色教育的生动实践,鲜活呈现眼前,平度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刘谦初红色文化园,也以其内容丰富的研学活动掀起了红色文化的打卡热潮。位于平度市田庄镇刘家庄村的刘谦初红色文化园,分为刘谦初事迹陈列馆和刘谦初故居两部分。作为平度市的红色文化地标之一,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刘谦初的出生地,也是他早期接受教育和形成革命思想的摇篮。刘谦初红色文化园以刘谦初的革命事迹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刘谦初烈士一颗红心、忠勇为党的革命精神。以“红色基因血脉传承”为轴线,这里将精心打造一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举城之力!红色文旅“活”起来

纵观历史长河,多少革命英雄彪炳史册,灿耀星河。以莱西、平度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景点再现了革命艰辛历程,交织了一条条红色脉络,串联起的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愈加清晰。

“青岛是红色之城,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红色资源,这些红色资源不仅承载着青岛光荣的革命历史,更承载着所有青岛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愿景与渴望。”青岛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青岛市积极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推动全城之力,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

目前全市已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4处,可移动革命文物839件/(套),已有8个村庄获评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2023年有两个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并推出一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在红色地标打卡活动持续一年的时间内,将进一步展示青岛红色资源的历史和新风貌,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进红色场馆、红色景点,让红色资源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不断增强“红色文旅”品牌吸引力和精神内聚力, 活化红色文旅的时代新章。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