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即墨:玉米秸秆腐熟还田 土地增肥农民增收

10月11日,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古城村的即墨区绿色增粮示范区万亩方的玉米田里,农民正在喷洒秸秆腐熟剂,进行玉米秸秆腐熟还田作业。

农民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土地上耕地

多年来,农作物秸秆如何处理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农户为了图方便,通常会选择直接在田里焚烧,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影响来年农作物的生长。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打造绿色高产示范样板田,通过在田地里喷洒腐熟剂,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加快玉米秸秆的腐熟分解。秸秆经充分腐熟后,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减少因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目前,已完成2000亩腐熟还田示范。

农民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土地上耕地

眼下是玉米的收获旺季,在位于蓝村街道的即墨区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机器隆隆,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田地里一辆辆农作物秸秆粉碎机正紧张工作,过去一直让当地农民头痛的玉米秸秆,在今秋有了去处。收割、摘穗、脱粒等工序一次完成,秸秆被粉碎后就地还田。另一边一台大马力正在对二次粉碎过的玉米田进行翻犁,做到了玉米秸秆全部还田。农民们一边收获,一边探索着秸秆还田技术。

农民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土地上耕地

玉米秸秆还田,作为培肥地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近年来已逐步被即墨农民所接受。与传统的耕作方法相比,秸秆还田即省去了玉米掰穗、割杆、运穗、转秸秆、除根,然后耕地播种等工序。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明显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田周围环境。目前,即墨区有1500多台玉米秸秆还田机在田间作业,为秋后小麦顺利播种做准备。

据介绍,秸秆还田是将粉碎的秸秆均匀平铺于田面,使秸秆与田面泥土相贴,每亩撒施秸秆腐熟剂2公斤、尿素5公斤,贮水6—12厘米,沤7—14天,使秸秆腐熟即可。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每亩还田鲜玉米秸秆2000公斤为例,可为下一季作物提供氮5.96公斤、磷0.86公斤、钾7.68公斤,减少了后季化肥使用量。“秸秆还田,不仅肥田增效,而且不会污染环境,秸秆变成了节能降耗的‘宝贝’。”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农机站站长修翠波介绍。

农民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土地上耕地

据了解,秸秆还田后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固定和保存氮素养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此外,玉米秸秆还田还可降低劳动强度,缓解三秋大忙季节争劳力的矛盾;通过禁烧还田,更能减轻大气污染,净化生存环境。

拌下一穗大玉米棒子,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蓝村街道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经理刘君绪幸福的笑脸上。“今年粮食又大丰收了,玉米棒大、籽粒饱满,亩产一千三四百斤,是稳稳妥妥的!”他告诉记者,今年丰收是因为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他通过采取秸秆还田深翻深松、土壤改良培肥等措施,提升玉米产量降本增效的能力。以为刘君绪代表的新型农民,正在从以前的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你瞧瞧,今年的玉米棒子长、颗粒大,“我们农民种粮种得好,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近些年来,施肥、喷药、浇水等农业新技术和新型机械的推广应用,更让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王德生是蓝村古城村农民,他说,良种配良方,田间管理措施得当,全面推进机械化作业,既节省了作业成本,又提高了玉米产量。“今年赶上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每亩能达到1400多斤,收成不错就期待好价钱了。”王德生感受着秋收的喜悦。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实习记者 毛梓轩 通讯员 张涛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