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书智家庭农场,一架架植保无人机低空掠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区,均匀地喷洒下雾状农药和叶面肥……这是即墨区正在实施秋粮作物“一喷多促”作业。眼下正值夏玉米乳熟期,夏大豆鼓粒期,是决定玉米、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种不利气象条件和重大病虫害对秋粮产生的影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即墨区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组织专业农技人员利用无人机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加强病虫害防治,努力赢得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主动权。
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喷洒农药
“‘一喷多促’是秋粮作物中后期田管关键技术,在秋粮作物生长中后期通过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混配液,对促壮苗稳长、促灾后恢复、促灌浆成熟、促单产提升有重要作用。”农业农村局植保科负责人徐瑞芹介绍。
此次飞防作业使用的无人机,一架可装载30—50升药液,一小时可喷洒200亩地。相比传统的人工防治,植保无人机喷洒更均匀、雾化效果更好、灭虫速度更快,一天便可以完成施药作业千余亩,大大节约了人力、时间和成本。书智家庭农场负责人尹书智望着正在作业的无人机高兴地说:“玉米已经长得比人都高了,打药也不好打,有了无人机来进行‘一喷多促’作业,又能防治病虫害,又能促进产量提升,真是帮了我大忙!”
经调查,即墨区已有部分地块发现玉米南方锈病危害,做好“一喷多促”工作,开展区域化、规模化统防统治,能够有效防治玉米南方锈病、褐斑病、大豆霜霉病、玉米螟等病虫害,增加秋粮作物抗逆性,有利于玉米、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提高千粒重。
据介绍,即墨区本次安排117万中央财政对全区7.3万余亩玉米、大豆进行“一喷多促”作业,为确保全区秋粮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实习记者 毛梓轩 通讯员 高琦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