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青岛市衔接资金项目管理暨衔接推进区建设观摩推进会议在平度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青岛市安排衔接资金投入超4.4亿元(其中,青岛市级衔接资金2.7亿元),新增衔接资金项目144个,用于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占比达90%。
会议现场
实施衔接资金和项目帮扶是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资金投入大,举措扎实,落实有力,有效改善了众多脱贫村、边远村的基础条件,为培育特色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保障脱贫户收入、持续提升脱贫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存量经营性帮扶资产超过17亿元,年收益1亿元,资产全部确权到村;积极推进农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市存量公益性资产超过5亿元。
建设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是青岛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青岛围绕“产业发展、就业带动、环境整治、人才培养、乡村治理、巩固成果”六大内容,高标准建设崔家集镇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崔家集镇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规划总投资1.4亿元,按照“党建统领、区域联动、抱团发展、富民强村”的总体发展思路,以“西红柿数字智慧农业”为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全国小西红柿产业特色示范区。目前,全镇大棚总数达到4300多个,面积达2万余亩,年产小西红柿9700余万斤,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余元。创新“一个新村入园租种一个大棚”的共富发展模式,全镇19个新村集体年均可实现增收8万至1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5万元。
会议现场
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全市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衔接资金项目实施,规范资金项目管理,扎实推动衔接推进区建设上水平。会议观摩了蓼兰镇香菇种植产业园、崔家集镇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等7个项目现场,听取了各区市衔接乡村振兴推进区及衔接资金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会议强调,要聚焦“2345”重点任务,即统筹两个推进区建设,守住资金项目管理三条安全底线,建好四本管理台账,抓好资金管理、项目库管理、项目建设实施、后续运营管护、收益分配管理等5项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衔接资金项目资产管理。要锚定保位争先,按照“保一等、争第一”的考核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压实工作责任,强化问题整改,从严考核调度,加强政策培训,凝心聚力冲刺年底考核工作,高质量提升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工作成效。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通讯员 冯志 包国莉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