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蒂森克虏伯全球CEO米格尔·洛佩兹(Miguel Ángel López Borrego)开启了其就任该职务以来的首次中国行,除了密集拜访相关政府以外,洛佩兹还与诸多中国客户、合作伙伴展开会谈。
在洛佩兹到访中国期间,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绿氢和钢铁业务转型,以及中国业务发展等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洛佩兹进行了专访。米格尔·洛佩兹此前曾在多家跨国工业企业担任管理职务,2023年6月1日起出任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
蒂森克虏伯全球CEO 米格尔·洛佩兹(Miguel Ángel López Borrego)
蒂森克虏伯是德国著名的工业及技术集团,旗下拥有钢铁、材料服务、汽车技术、工业零部件、船舶系统及多战略发展六大板块,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蒂森克虏伯在德国以外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洛佩兹表示,蒂森克虏伯正在多个领域推动绿色转型,包括作为德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继续推进绿氢冶铁项目的建设,以期实现排放削减的目标。在中国市场方面,蒂森克虏伯近年来持续加大在华市场投入。洛佩兹表示,公司将继续服务本地产业及客户,并积极探寻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发展机遇。
新任CEO的三项重点工作
作为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的新任CEO,洛佩兹将三项工作列为了重点,分别是业务组合、业务表现和绿色转型。
在业务组合方面,洛佩兹表示,未来蒂森克虏伯的钢铁和船舶系统两大业务将更加独立:钢铁与船舶系统业务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具有更高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更加独立的运营模式对上述业务的发展将更加有利。
其次,提升业务表现将是蒂森克虏伯工作的重中之重。洛佩兹表示,目前公司正制定一项全面的绩效增长计划,预计未来几周内就将宣布该计划的具体内容。在绿色转型方面,蒂森克虏伯将在自有业务和赋能客户两个方面双管齐下。
蒂森克虏伯是德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德国总排放量的2.5%左右。作为公司ESG战略的一部分,蒂森克虏伯已经为其钢铁生产制定了明确的排放削减目标:计划到2030年将钢铁生产的二氧化碳减少30%,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
洛佩兹介绍称,要想实现钢铁行业的减碳,氢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钢铁生产中使用1吨绿氢,就可以减少26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对于蒂森克虏伯来说,这是实现钢铁行业减排目标的首选方案。
今年7月,欧盟和德国政府正式批准了20亿欧元的资助,用于蒂森克虏伯的“tkH2Steel”钢铁脱碳项目,以推动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该项目具有开创性,既可以在保证钢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迅速减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也将同时驱动欧洲的氢经济,推动跨境氢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蒂森克虏伯自己也将投资近10亿欧元。
据蒂森克虏伯介绍,公司tkH2Steel项目,将全新的工艺技术组合融入位于杜伊斯堡的德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使用绿氢直接还原铁,该套装置拥有两座熔炉,每年可生产250万吨直接还原铁。该直接还原铁工厂预计于2026年投产,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还原铁工厂,预计每年将减少3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洛佩兹介绍,接下来,公司还将在其他几座钢铁生产装置实现绿色生产。在2027年-2040年期间,公司计划在绿色钢铁生产方面持续大量投入,直到实现钢铁业务的全面绿色转型。
绿氢产业成新业务亮点
在蒂森克虏伯实现绿色转型的规划步骤中,绿氢产业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而蒂森克虏伯不仅是绿氢的消费者,也是绿氢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提供商。
按照目前的产能和需求来计算,蒂森克虏伯的钢铁业务要完全转向碳中和的钢铁生产,每年需要约72万吨氢气,而生产上述氢气所需的电力相当于目前25%德国家庭的用电量。蒂森克虏伯旗下的氢能业务板块新纪元公司(nucera)是全球领先的碱水电解制氢设备和技术供应商,相关产品可以支持氢能公司进行绿氢供应。
为了使氢能业务有足够的财务空间实现进一步发展,并扩大其在绿氢生产方面的领先市场地位,今年7月,蒂森克虏伯新纪元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高级市场)上市,首次公开募股5.26亿欧元,用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根据蒂森克虏伯此前介绍,新纪元公司已有订单价值约14亿欧元,签约项目的电解总装机容量超过3吉瓦(GW),其中就包括在沙特阿拉伯规划的世界上最大的电解制氢工厂之一,项目产能逾2GW。此外,新纪元还将为壳牌在鹿特丹港提供200MW的电解装置,并为瑞典的一家钢铁厂,提供700MW的电解装置。
在全球加快推动绿色转型以及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氢产业已经成为全球能源产业的热点之一,多国政府和各地企业也都制定了绿氢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目标。
在洛佩兹看来,目前围绕绿氢生产的技术创新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产业热潮之下,确保蒂森克虏伯制氢技术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此外,绿氢产业的发展需要构建从可再生能源发电,到水电解制氢,再到绿氢运输和储存的完整产业链,这是目前整个产业最大的挑战之一,这也将决定绿氢的成本竞争力。
洛佩兹表示,对于绿氢行业的发展来说,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增加产能与供应链建设,优先在工业减排领域大规模应用绿氢,以及倡导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上述四点非常重要。
探寻拓展在华业务机遇
中国是蒂森克虏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目前公司在华业务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回转支承、化工和氢能,以及钢铁和水泥业务等。近年来,蒂森克虏伯持续在华投资建设,扩大相关业务产能,继续服务本地市场。
洛佩兹表示,中国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大力拉动内需,开发或引进新产品和新技术,而蒂森克虏伯需要成为这种快速发展的技术和供应链的一部分。
2022年,蒂森克虏伯在江苏昆山投资设立蒂森克虏伯汽车装备(苏州)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800万欧元,用于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发和生产用于白车身制造的模具、装备和生产线。
今年7月,蒂森克虏伯罗特艾德(徐州)环锻有限公司四期产线落成,这是公司自2005年落户徐州以来的第四次增资,总投资约为5亿元人民币,实现产能翻番。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我们已经非常贴近客户,但将来还需要更近一些,才能更了解并服务好客户。因此,蒂森克虏伯持续在中国投资建设,近几年公司每年在华的投资额约为10亿人民币左右。”洛佩兹表示。
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氢能等产业发展热度持续高涨,已经成为新能源相关产业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增长极之一。作为跨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也积极寻求在华新的业务增量。
洛佩兹表示,蒂森克虏伯看好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氢能、绿色化工,以及工业减碳等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行业的增长潜力,未来公司将不断加强本地化和本土研发工作,更好地服务本地市场。在现有技术优势和全球经验的基础上,公司将挖掘新的商机,加强与本地合作伙伴的合作,强化产业链优势,探寻更多机遇和发展可能性,同时为中国“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