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自2021年起,青岛市率先探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下放人事管理权限,赴全市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检查、旁站式监督公开招聘面试等,列出问题清单并抓好指导整改,逐步形成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取得了良好成效。2025年以来,青岛市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建立事中监督与事后评估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机制,变“刚性检查”为“服务型监督评估”,通过监督评估帮助单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更好提升全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范化水平。
强化服务导向,减轻基层负担。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推行服务型监督评估,整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业务链条,归类压缩至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10余项重点监督评估事项,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结合监督评估主动开展“送服务上门”活动,推进监督评估与服务指导相融合,通过政策宣讲、座谈交流、听取建议,研究解决人事管理中实际问题,提升基层单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建立常态机制,实现全链覆盖。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赴单位(区市)开展实地监督评估,随机抽取已完成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单位,开展专项工作监督评估,旁站式监督面试组织环节,同时加大对相关信访事项的督导督办,形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全链条、无盲区的监督评估长效机制。
利用信息技术,完善监督形式。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托青岛市级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将风险防控和各项监督融入人事管理各项业务网办流程,从源头确保各业务环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相互印证,按照管理权限开展业务抽查,调阅办理流程、业务资料、明细数据等,实现对人事管理业务的全过程线上监督评估。
强化结果运用、赋能基层发展。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监督评估结果“好”的单位,允许先行组织改革试点,允许年度考核优秀比例适当上浮;对监督评估结果“一般”的单位,将问题清单书面反馈至单位,日常工作中加强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回头看”;对监督评估结果“差”的单位,提出风险预警提示,出具正式整改意见,指导整改落实并持续加强后续监督评估。进一步强化监督评估结果运用,赋能助力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