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共收录8个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青岛市重点培育的市级消费场景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入选。
近年来,青岛市按照培育发展新型消费三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持续推动业态创新、平台搭建、场景拓展等六大行动,开展新型消费场景、企业评选培育工作,围绕文旅休闲、模式引领等类别培育了20个市级新型消费应用场景、20家市级新型消费领先企业,多措并举打造优质消费场景,激发新型消费潜能。此次两大场景入选省级典型,是青岛构建“体验型、融合型、智慧型”消费新体系的最新成果。
百年青啤焕新:从工业厂区到沉浸体验
青岛啤酒博物馆(以下简称“青啤博物馆”)坐落于青岛啤酒百年老厂房旧址,已成为来青必“打卡”的城市名片。近年来,青啤博物馆在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双轮驱动下,持续升级“工业+文化+消费”的融合模式,以“沉浸体验”为核心,将一座传统工业厂区转变为时尚消费新地标。
这一转型背后,是青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生动样本。青岛以“制造为基、服务为翼”,推动传统工业场景向体验型经济转化,形成“生产+体验+消费”的闭环,既激活了老厂房,也延展了产业链价值。

如今,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3.5小时,夜间消费占比提升至35%,青啤博物馆年营业收入突破2亿元。
走进博物馆,游客可以通过全息投影、多维裸眼3D等科技手段复原1903年的德式酿酒工艺,体验啤酒发酵的光影互动;也可以在VR实验室中模拟“虚拟酿酒”,参与一场非遗技艺的数字复现。夜幕降临,音乐剧《金色奇妙夜》、沉浸式剧游《觉醒的酿造师》让这座百年老厂焕发新的“夜经济”活力。如今,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3.5小时,夜间消费占比提升至35%,博物馆年营业收入突破2亿元。
在“文化+创意”的拓展方面,青啤博物馆成功孵化了原创IP“酣豆天团”,并推出了一系列爆款文创产品,如“青花回澜”陶瓷杯、“玩啤动物园”等,年均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二次传播,青啤博物馆成为年轻游客心中的“青岛潮玩地”。自2003年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2025年1—10月,接待游客222万人次,营业收入超2.5亿元。
奥帆海洋文旅:白天观光融合夜间狂欢
另一个入选案例——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则在“文旅融合+科技赋能”中开辟出一条海洋城市消费新路径。景区由青岛海底世界与奥帆中心组成,总面积5.25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5年1—10月,累计接待游客超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34%。
该景区以“全域整合、场景创新、文旅融合”为路径,构建出“白天观光+夜间消费、单一游览+全域服务、传统体验+科技互动”的全时段文旅消费体系。白天,游客可乘坐“海上看青岛”游船,打卡“魅力三湾”“橘子海”等精品航线;夜晚,则有“潮齐音乐会——夜游浮山湾”“海底荧光奇妙夜”等沉浸式演艺点亮海湾夜色。奥帆中心“OH・FUNPARK多元空间”以创意集装箱改造而成,集夜市、美食、音乐节于一体,成为年轻人最爱的“城市夜生活舞台”。
通过整合63家航商资源,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组建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旅游联合运营体,创新推出“五统一”运营模式,实现“航线共建、服务共赢”,使海上旅游接待量同比增长超70%。科技应用也成为这一场景的亮点,《寻梦沧海》《徐福传奇》等沉浸式演艺通过全景声、AR特效与3D建模技术还原海洋历史,带来震撼的互动体验;智慧导览系统、AI语音机器人“浮山所都督”则让游客享受全程智能化服务。
下一步,青岛将继续落实“新型消费培育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培育更多高质量场景,围绕工业旅游、海洋文旅、夜间经济、数字商圈等领域,打造更多高质量新型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新动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