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前三季度接待入境外籍游客44.2万人次,游客为何爱上“购在青岛”

金秋十月,青岛的消费热度正不断“升温”。今年以来,青岛入境消费实现大幅增长,1—9月,青岛接待入境外籍游客44.2万人次,同比增长43.5%。

随着“购在中国·2025山东金秋消费季暨国际消费场景全球推广活动”启动,青岛迎接来自全球的“买手”“食客”“旅人”。

消费场景更融合

“融合(Fusion)”,来自德国的海雯娜用这个词来形容她眼中的青岛——“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复古与时尚都能找到恰到好处地结合。”她的感受,正是青岛消费场景变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的“山东金秋消费季”,共策划举办主题活动110余场,国际消费场景全球推广活动是其中亮点。而青岛,则成为这一创新实践的重要承载地。

今年的“山东金秋消费季”,共策划举办主题活动110余场,国际消费场景全球推广活动是其中亮点。

当前,青岛正全力实施国际消费拓展行动。融合山、海、湾、城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青岛构建出一批具有国际范、青岛味、时尚潮的消费新地标。中山路的历史文化街区、浮山湾的海上夜景、台东步行街的深夜烟火气……每一个消费场景都在“融合”中焕发新意,成为外籍游客“打卡必去”的目的地。

青岛的消费“上新”不仅体现在场景上,更在于“体验”。从黄逗菌到人民咖啡馆,越来越多的首店“火爆出圈。市南区的上街里文化街区被改造成文化创意空间,市北区的大鲍岛休闲街区集聚了多个老字号——这里既能喝到精品手冲咖啡,也能体验地道美食,传统与新潮在青岛实现了共生。

这种“混搭”的城市气质,让青岛成为许多外国游客眼中的生活理想地。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仲夏说:“我非常喜欢青岛的海和这里的建筑,尤其是台东步行街的夜晚。”

入境消费更“聪明”

如果说青岛的文旅消费场景在“颜值”和“体验感”上不断出圈,那么其“入境友好”体系的完善,则是吸引国际游客的关键。

9月30日,青岛海信广场等7家商场被授牌为“支付便利化优质服务商场”,实现境外游客支付“一键通”;胶东国际机场同步推出离境退税“一站搞定”服务,游客“即买即退”的体验大幅提升。今年以来,青岛新增离境退税商店42家,增长超过一倍。

此外,青岛正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国际游轮港消费场景测试点,打通从船上到岸上的消费场景——游客从游轮上下船后,可直接体验城市美食、购物和文化展览等场景。

针对韩国游客,山东“畅游齐鲁·乐GO山东”秋季推广活动设计了符合韩国游客需求的短途高频线路,推出“机票+景区+酒店”组合产品,试行入境游客“票根经济”联动优惠,提升境外游客体验价值。

除了支付与交通,青岛的城市空间也在“国际化改造”。多语种标识系统、景区预约服务、涉外导览功能……一系列细节变化让城市温度“看得见、感受得到”。

是观众,也是城市推广者

入境消费便利度的提升与消费场景的变化,让更多海外游客爱上“购在青岛”。

在此基础上,今年以来,青岛通过举办大型赛事、节庆活动与音乐演出,让“流量”变成“留量”;全年策划“乐购青岛”促消费活动约1000场,形成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的常态化运营格局。

从青岛啤酒节到帆船周,从国际啤酒嘉年华到“海风音乐季”,青岛“以赛聚人、以展赋能、以会兴业”贯穿全年,形成“节庆带动型”消费循环。在这些场景中,城市文化与消费行为彼此嵌合,游客不仅是观众,更是参与者和传播者。

“我会带朋友去吃海鲜,现场加工,再配上一杯青岛啤酒。”青岛大学的留学生Alice笑着说。而在社交媒体上,拥有500万粉丝的俄罗斯博主“青岛小菠萝”也成了这座城市的“民间推广官”。他的视频镜头中,青岛的美食、海风、城市节奏被呈现得生动鲜活,成为海外网友认识中国新消费的窗口。

来自俄罗斯的尤利娅则更喜欢“烟火气”的青岛日常:“我常和朋友在台东聚餐。青岛依山傍海、吃喝方便,很适合学习和生活。对于她而言,青岛不仅是一座旅游城市,更是一座能满足日常生活和休闲消费需求的国际化城市。

这种“多语种点赞”的背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正在成为青岛国际消费场景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不仅是游客,更是这座城市文化消费的“传播者”。

从国际消费季的热度,到入境消费的便利,再到外国游客的口碑传播,青岛的国际消费版图正不断扩容。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尹为鉴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