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结硕果,红柿满枝映校园。10月31日,青岛天山小学第十二届柿子节“柿柿如意”文化展暨青岛天山小学、定西市安定区第一实验小学、内官营中心小学东西协作交流周义卖活动举行。活动融合了艺术展演、非遗体验、爱心义卖与跨学科学习成果展示,为师生及来宾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秋日盛会。

名家引领,传承文化薪火
山东省百姓学习之星、胶东花饽饽非遗传承人蔡秉芬,青岛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孔子与青岛的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力,青岛市柿染非遗项目传承人、齐家柿染创始人孙琦,以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第一实验小学、内官营中心小学的教师代表等60余人共赴这场“柿”与非遗相融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揭晓了本届柿子节节徽设计大赛结果,三年级三班王媛以“柿与非遗融合”为理念的创意设计脱颖而出,荣获殊荣。同时,学校对在“柿柿如意”项目式学习中表现突出的42名“学习小标兵”进行了表彰,激励同学们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成长。

东西协作,共绘教育同心圆
来自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第一实验小学与内官营中心小学的老师们远道而来,参与了此次交流周活动,并为学校送上情谊深厚的珍贵礼物,彰显了东西部学校之间携手共进、资源共享的深厚情谊。青岛天山小学校长王冬梅在现场为大家讲解了非遗工艺——柿染的独特魅力,并鼓励学生们积极投身实践,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者与传承者。
快乐采摘,共享丰收喜悦
开幕式后,来宾与学生们一同来到柿子树下,共赴秋日丰收之约。大家手持竹篮、礼盒,或踮脚轻摘,或协作配合,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红如玛瑙的柿子收入篮中。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守护下,兴奋地体验采摘的乐趣,感受着劳动与自然馈赠带来的满满喜悦。


非遗体验,浸润文化精髓
教学楼内的非遗体验区成为了一场流动的文化盛宴。皮影戏摊位前光影摇曳,同学们操控皮影人物演绎故事情节,在幕布后体会民间艺术的灵动;红纸在学生指尖翻转,一张张“柿”形剪纸鲜活灵动,非遗技艺在童心巧手下焕发生机;还有的同学学习茶艺,在茶香中领悟传统文化的雅致;学生手持毛笔,在笔墨晕染间,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柿柿如意”国画作品诞生……



爱心义卖,汇聚温暖力量
各班精心布置的义卖区域人头攒动,成为校园里最亮丽的风景线。柿子美食区提供的清爽饮品与香甜柿饼备受青睐;手工区陈列着同学们制作的柿子主题书签、黏土摆件等创意作品,精巧别致,吸引大家纷纷驻足;有奖竞猜区欢声笑语不断,展示区里的优秀作品则静静诉说着同学们对秋日的热爱与创造力。整个义卖集市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是一次爱心与创造力的交融,洋溢着温馨与欢乐。


本次柿子节暨东西协作交流周活动以“柿”为媒,融合非遗体验、劳动实践与爱心义卖,让师生在丰收的喜悦中触摸文化根脉,在实践探索中厚植家国情怀,也是学校《柿柿如意》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项目式展示盛会,彰显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强大活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林红 通讯员 姜淑鑫 孙玫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