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上合组织国际海洋与智能科技技术对接会在青岛成功举办

记者从青岛市科技局获悉,上合组织国际海洋与智能科技技术对接会近日在青岛市成功举办。本次对接会由青岛市科技局、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主办,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市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心、青岛阿斯顿工程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来自上合组织国家海洋科学、自动化、光学、计算机等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50余人与会交流。

青岛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炳波表示,青岛拥有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高层次海洋科研人才和众多国家级海洋科研平台,智能科技产业场景丰富,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科技合作基础扎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将打造高能级国际科技合作枢纽,推动海洋与智能科技领域的理念互通、技术互联与产业互动,助力更多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成果发布环节,瑞智飞控科技副总裁陈浩林分享了“城市智慧交通协同技术”,介绍了无人机、无人车及大型全自动无人机机场系统等研究成果;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尤里·戈罗霍夫围绕“生物空间规划”作报告,实现人类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华瑞股份项目主管柯淑丽介绍了“高性能制动器技术”,计划与上合国家就汽车核心部件的创新升级展开合作,为上合组织汽车市场提供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产品。

随后进行的需求对接与交流环节,发布了“2025年度青岛市对上合国家技术需求清单”,来自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及企业的科技合作需求覆盖轨道交通、能源环保、海洋地质、现代农业、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涉及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多个上合组织国家。围绕明确的合作需求,与会代表们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共同探讨联合研发、技术许可、人才交流、平台建设等多层次的合作可能。

此次活动也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挂牌后的首次重要实践,会议前夕,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中心,深入了解了中心的功能定位、科创资源储备及国际科技合作服务体系,该中心将为参会机构后续开展进一步合作提供配套服务。

本次对接会为“海洋”与“智能”两大科技领域的本地企业与上合组织国家专家搭建了交流对接的桥梁,有力推动了政产学研协同,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下一步,青岛市科技局将积极发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的桥梁作用,不断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跟进各项合作意向,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见效。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郭清鉴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