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共绘海洋生态保护新蓝图 青岛举办“海草床保护与气候变化协同”研讨会

10月17日,“海草床保护与气候变化协同”研讨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记者获悉,会议通过主旨报告、专题分享、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围绕海草床保护与气候变化协同、法律法规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一直高度重视海草床生态保护工作。近年来,新区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加强海草床监测与管理,有效促进了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健康发展,通过退养还海、改善栖息地环境、宣传引导等措施,实施海岸带综合治理,成功恢复唐岛湾306公顷鳗草海草床,成为山东省最大规模的海草床群落。唐岛湾海草床的恢复验证了“以自然恢复为主、以人工修复为辅”技术路径的可行性,尤其是在轻度退化区域的生态韧性重建中具有示范意义,彰显了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潜力,为全球海洋城市提供了“人海和谐”的实践范本。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唯一统筹参与并全面实施“海洋十年”倡议的机构,中心始终深耕海洋国际合作、科技发展与生态保护领域。为构建“清洁、健康、韧性、安全”的海洋,中心已落地种子基金、大科学计划、国际人才培训等举措,成功承办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生态修复保护大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注入动力。未来,中心将重点聚焦海草床保护研究,强化政策支持,打造全球海洋治理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案例,携手推动海洋向“我们所需要的海洋”转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周毅在分享中,聚焦黄渤海海域鳗草等优势物种,结合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其分布特征与退化现状。同时,他还评估了海草床在碳封存、水质净化等方面的生态价值,并提出了推动海草床保护从生态修复向碳汇计量、政策支持全链条延伸的关键路径,为挖掘海草床的“蓝碳”潜力提供了新思路。

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生态监测及修复技术室副主任王岚带来了《海草床全链条保护修复及多元可持续模式探讨》的专题报告。她分享了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在开展海草床修复工作、构建监测网络与评估体系、创新预测方法与技术以及提升公众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持续推进海草床修复多元化共治新模式。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焦宗莲围绕《聚力靶向施策、多方联动守护碧海蓝湾》的主题进行了分享。她介绍了检察机关如何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等职能,积极回应经略海洋司法需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力构建立体化“检护海洋”格局,打造专业化护海平台,畅通全链条护海路径。

青岛市黄岛区清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项目官员葛瑶围绕《青岛市海草床实地调研观察及公众活动倡导》主题展开了分享。她生动展现了社会组织及公益力量在海草床保护与修复中的独特价值和关键作用。作为连接政府、公众与生态保护实践的桥梁纽带,青岛清源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精准掌握青岛海草床的生态现状、面临威胁及修复需求,积极组织公众参与倡导活动,有效提升社会各界对海草床生态价值的认知,推动形成全民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会议最后围绕“海草床保护立法短板与完善路径”主题开展了圆桌论坛。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建立健全监督保护机制,细化违法行为清单、梯度化处罚标准及多部门协同执法机制,是解决环境保护执法问题依据不足的关键。这场论坛汇聚了多元智慧,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嘉宾们分享的观点与见解,将为后续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实践提供有力指导和借鉴。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各方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更为未来海草床保护事业指明了方向。未来,各方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学术界、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针对海草床保护领域执法依据不足、监管碎片化等问题共同建言献策,为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与科学修复筑牢法治保障,共同绘就海洋生态保护的新蓝图。国合中心也将依托国际合作的广阔舞台,积极推动我国海草床保护与气候变化协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国际化推广与传播。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佳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