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聚焦版博会|版权赋能,解锁中国文化出海“新引擎”

10月16日至1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版博会以“数智引领未来、版权创新发展”为主题,精心设置了5大核心展区、近5万平方米展览空间,并同期举办2025国际版权论坛、9场专题研讨会及70余场路演推介活动,集中展示我国版权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成果,为推动中外版权交流、促进文化“走出去”搭建了重要平台。

科技赋能激活版权价值

近年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加速迭代,为版权行业开辟了创新发展的全新机遇。国家层面早已为版权数字化擘画蓝图——《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国家版权局亦明确推动版权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激活版权价值的核心路径。

在版博会路演推介活动环节,山西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路演展示的版权数字化解决方案凭借其技术创新引发关注。该公司以数据标注、区块链存证、知识图谱等技术为抓手,打破传统版权“保护难、转化慢、价值单一”的困局,让报纸过刊、古籍典藏、图书文献等“沉睡”的版权资产焕发新生,为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报纸过刊的数字化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范例。该公司团队通过高精度扫描、人物与事件数据标注、事件脉络提取技术,将《澳门日报》1958年—2020年的65万版过刊整版电子文件转化为可检索的“历史数据粒子”,构建起研究澳门社会变迁的大数据平台。“过去查询某个人物报道需要翻遍过刊,现在仅用时几秒就能获取历年相关内容,版权价值从阅读延伸到学术研究,应用场景大幅拓宽。”该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古籍典藏的数字化更具示范意义。在齐齐哈尔市图书馆“万卷阁”项目中,近2万册古籍经该公司分级数字化处理后,借助语义识别技术标注人名、地名、典故,构建出时空知识图谱。这不仅解决古籍“保护难”问题,更催生出互动教育产品与文创IP等创新成果,让千年古籍从库房“活”起来,走向大众。该项目还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智慧图书馆创新应用优秀案例”。

“传统版权多以物理形态存在,价值局限于单次传播或售卖,而数字化技术能将其拆解、重组、关联,实现从‘固态资产’到‘流动价值’的跨越。”山西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德虎对记者表示。

多元领域解锁版权价值新场景

随着数字经济浪潮加速奔涌,知识产权产业正从“单一保护”的传统模式向“多元赋能”的新阶段加速转型。数字化技术为版权流通和交易提供了更便捷、更多元的路径。

天津市七言坊以“非遗版权的传承与国际对话”为题,生动讲述了非遗技艺的“传统焕新”故事——从杨柳青年画纹样的版权登记,到融入现代设计的IP开发,再到与日韩企业的跨国授权合作,版权保护贯穿始终,让非遗技艺既保留文化本色,又具备国际传播力。

四川省双宝文化则另辟蹊径,构建“IP 价值创造—门店体验转化—媒体矩阵赋能”的三位一体模式:以原创IP为核心锚点完成价值孵化,依托线下门店场景实现版权从“虚拟资产”到“消费体验”的具象转化,再通过全域媒体矩阵放大传播效应与数据反哺,最终探索出一条版权价值深度融入实体产业的新路径,让版权不仅是“纸上权益”,更成为驱动实体消费的核心动能。

在版权赋能文旅产业方面,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路演环节首发“钱学森电视剧数字资产文旅产业孵化项目”。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通过版权保护,将电视剧制作过程中形成的高精度数字场景、人物形象等资产进行系统化梳理,转化为适配文旅场景的开发素材,未来计划与文旅景区合作打造“钱学森主题数字体验空间”,同步开发数字藏品、研学线路等衍生产品,为“影视IP +文旅产业”的版权运营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以非遗数字化创新项目为切入点,心智互动(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版权赋能的多元价值路径——针对视障群体,依托版权保护机制开展数字化创新适配,将非遗纪录片转化为语音交互版本,成功打通无障碍文化体验的“最后一公里”;创新“明盲共融”设计,使普通人与视障群体能够无障碍共同参与非遗数字活动,以版权赋能推动文化普惠,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该公司更以版权为基础,与海外文化平台建立合作机制,推动中国文化以本土化叙事实现全球化表达。

目前,版权产业正突破传统边界,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中开辟“数实共生”的新空间。随着更多创新主体通过版权交易、技术赋能和国际合作加入产业生态,版权正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文化“走出去”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版权出海推动文化“走出去”

推动文化“走出去”,以版权为纽带、助力优质原创内容出海无疑是一个好方法。

在版博会陕西展团路演推介活动现场,太白文艺出版社与阿联酋指南针出版社举行了版权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约活动。这一深度合作,为我国优质原创内容走向国际市场搭建了坚实桥梁。

记者了解到,阿联酋指南针出版社长期致力于引进和出版与中国及丝路沿线国家相关的著作,成功将诸多思想深刻、内容精彩的读物带给阿拉伯语读者,为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

▲阿联酋指南针出版社负责人周阳致辞

阿联酋指南针出版社负责人周阳表示,“太白文艺出版社与阿联酋指南针出版社版权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不仅标志着中阿出版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深度互动,更象征着文明互鉴的桥梁在丝路两端架起新的支点。在今后的合作中,双方将共同遴选优质内容,搭建翻译之桥,让阿拉伯读者了解中国的故事与文化。”

不仅是图书版权领域,游戏、影视等亦借助版权出海的强劲东风,加速走向国际市场。心智互动(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人民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天津地方非遗主题游戏《九河天工之煎饼和馃子》,凭借该公司覆盖30余种语言的版权管理体系,确保这款“文创+科创”融合的游戏合规走向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为非遗的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创新范例。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依托版权交易、平台矩阵与芒果TV国际版APP,构建“一网联结、多点联动”的版权生态。自2021年以来,累计推动260余部作品走向海外,覆盖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

在本届版博会上,各省市以版权为纽带,将优质原创内容推向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未来,随着版权保护体系日益完善、数字技术深度赋能,相信会有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通过版权出海,推动中外版权交流、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孙梦 宋佳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