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高新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聚焦企业在绿色转型、税费办理、项目建设等全生命周期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主动上门”的服务姿态、“靶向施策”的精准举措,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实效,让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赛道上轻装快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青岛高新区。
将“成本负担”转化为“价值创造”
“以前每年600多吨废硫酸要花上百万元找第三方处置,现在废硫酸摇身一变成为合作企业的生产原料,不仅省了钱,还多了个‘绿色伙伴’!”青岛华芯晶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芯晶电)生产部经理贾松松的感慨,道出了青岛高新区在企业绿色转型中的精准帮扶成效。
作为一家专注蓝宝石衬底生产的企业,华芯晶电因产量扩大面临废硫酸处置难题。强腐蚀性的废硫酸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成本高、风险大,成为企业合规发展的“拦路虎”。不少制造企业在绿色发展中面临此类共性难题:政策文件中的“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置”虽耳熟能详,但具体落地路径却模糊不清。
青岛高新区生态环境部门在日常企业调研中捕捉到这一需求后,并未停留在政策解读层面,而是主动担当“牵线人”与“服务员”。工作人员翻阅危险废物管理政策文件,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核心目标,精准匹配到区内一家需工业硫酸作原料的白炭黑生产企业,同时牵头组织两家企业召开“对接会”,从材料清单梳理、检测流程指导到环保审批协调、出资比例敲定,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
今年年初,青岛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企业废硫酸定向利用”试点,成功推动华芯晶电的废硫酸实现“变废为宝”。这一模式并非个例:针对生物医药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处置成本高的问题,相关部门推出“集中收集管控风险”策略,将处置单价从7000元/吨降至4000元/吨;部署物联网电子秤和“一企一码”系统后,危险废物暂存周期从12个月压缩至1个月,规范化管理率、无害化处置率均达100%。
“我们不是在办公室里念政策,而是到企业里找答案。”青岛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高新区大队副大队长安伟表示,环保服务既要算“环保账”,更要算“发展账”,让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真正尝到甜头。
以“政策确定性”增强“发展信心”
“原本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的政策边界把握不准,心里总悬着块石头,税务部门带着细则上门解读,一下子就通透了!”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测股份)办税人员付浩莲的心声,是青岛高新区税务局“服务前置、政策找人”理念的生动体现。
作为青岛高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高测股份业务涵盖光伏、半导体、碳化硅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硅片产量跃居行业前五,光伏设备市占率稳居第一。随着企业规模扩大,高测股份的高精密数控装备产业化项目建设提上日程,却在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等环节遇到政策困惑。
了解到企业需求后,青岛高新区税务局迅速行动:针对政策口径困惑,工作人员梳理具体细则,帮助企业明确征税范围与地段等级;针对在建工程预转固的复杂需求,建立专项台账,精准研判固定资产分类、预转固时间、入账价值及折旧年限等要素,实时响应企业涉税疑问,确保项目涉税环节无缝衔接。
在更为复杂的自然人股权转让业务中,青岛高新区税务局进一步升级服务模式,联合青岛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启动专项税务预审机制,通过联合政策辅导、核查相关协议凭证、讲解减持背景与合规义务等举措,不仅帮助企业精准完成个人所得税申报,实现税款足额入库,更有效化解了因政策不理解而导致的不合规风险。“税务部门的立体化服务,让我们对长期投资发展更有信心了。”付浩莲说。
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税务局已构建起“政策预审+材料核查+精准辅导”的协同机制,以政策确定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税收合规基础。
“主动赋能”助力“快落地、早投产”
“原本担心新厂房无法快速验收影响产能,没想到‘落地办’协调各部门推进分批验收,让项目比预定计划提前5个月形成产能,全年产值预计增长30%以上!”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捷智能)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陈吉龙的话语中,满是对青岛高新区项目服务效率的认可。
科捷智能是专注于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产品远销2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额占比达60%,2025年预计实现30多亿元规模。2024年9月,企业因订单大幅增长,急需让在建的二期项目快速投产,但按常规验收流程,二期项目中办公楼与生产车间进度不同步,难以整体验收,这让企业陷入焦虑。青岛高新区产业项目落地办公室(以下简称“落地办”)在接到企业诉求后,第一时间深入项目现场调研论证,很快给出解决方案:对二期项目的两个生产车间与一栋办公楼进行分批验收,优先对具备条件的生产区域开展验收。方案确定后,“落地办”工作人员主动协调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现场办公,帮助企业重新办理规划许可证和设计变更,仅用两个月就完成生产区域验收;在设备搬迁、调试阶段,又协调专家上门辅导,全力加速投产进程。
“从企业拿地开始,我们就配备服务专员跟进,从竞拍准备、规划设计,到方案审批,全程陪同办理。”青岛高新区投资促进部“落地办”负责人陈培兴介绍,“落地办”立足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聚焦开工、建设、竣工三个关键阶段,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顶格推进,推动项目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赋能”升级。如今,在青岛高新区,“为企业服好务,加速项目落地”已成为工作常态,越来越多像科捷智能这样的企业,在“落地办”的助力下实现“快落地、早投产”。
从环保服务破解“变废为宝”难题,到税务帮扶筑牢合规基础,再到项目服务加速产能释放,青岛高新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营商环境优化实践,正不断打破“环保=成本”“政策=门槛”的固有认知,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至企业发展的“毛细血管”。未来,随着更多精准服务举措的落地,青岛高新区将持续为民营企业打造更优质的发展沃土,助力区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通讯员 肖玲玲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