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青岛开放大学了解到,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驾驶员卞涛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20载,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先后获得“优秀班组长”“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优秀党员”等多项荣誉。工作之余,他还报读了青岛开放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
精益求精不断创新
卞涛从事公交车驾驶员工作已有20年,始终保持对职业技能的极致追求和对服务细节的深切关注。为了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和幸福指数,他在车上备有方便箱,放置急救外伤药物、雨衣等应急用品,供乘客随时取用。320路公交车经过浮山森林公园,他便利用闲暇时间制作了“浮山绿道爬山攻略”,方便乘客便捷出游。
卞涛从事公交车驾驶员工作已有20年。
卞涛的努力还体现在超越本职工作的创新上。在他眼里,驾驶公交车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学问。他推广“一步登车法”,即停车时尽量贴近路缘石,距离在20厘米至40厘米之间,不论老人、孩子还是特需乘客都可一步登车,既提高了服务质量,又减少了安全隐患。这源于日复一日的细心观察和无数次精益求精的停车练习。基于对行车安全的深刻理解,他敏锐地发现了传统驻车方式的隐患,萌生了研发安全警示装置的想法。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反复测试,最终在公司支持下将“暖行安全驻车系统”从构想变为现实。
选择开放大学“充电”
“作为班组长,必须要懂管理,除了向领导和前辈们学习,我感觉还是要有理论上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班组每个人干事创业的活力。”为了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卞涛决定继续学习,提升学历、增强本领。考虑到工作和志愿活动时间不固定的特点,他最终选择了报读青岛开放大学。卞涛说:“青岛开放大学‘每年两季报名注册’可以在短时间内报名,学习周期较短,最低修业年限为两年半,修满规定学分即可申请毕业。”
报读青岛开放大学后,卞涛可以随时使用手机、电脑等移动工具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工作间隙,他用手机登录平台,抓紧时间学习;收车后回到家,忙完家务,他就打开电脑登录平台,请出“老师”给自己上课;做公益活动的间隙,他也可以通过手机来温习或者预习。学习时间上的自由,保证了他的学习节奏忙而不乱,各科进度按计划完成。
灵活教育铺就成才路
卞涛报读的是青岛开放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极具针对性,如精益生产、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知识,都能直接应用于他的班组长工作实践中,助力优化班组管理流程、提升班组工作效率。
卞涛表示,学校现代化教育模式,成功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帮助他系统性地构建了知识体系,让他能够更好地将个人经验转化为管理能力,将所学的文化课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实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
青岛开放大学举办城运控股集团人力资源工作专题培训班。
近年来,青岛城运控股集团不仅为职工搭建了实现职业价值的平台,更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和激励机制,为员工的成长成才注入强大动力。2021年6月,青岛开放大学与青岛城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携手开展校企合作,启动“城运集团百千万人才培育提升工程”,共建“城运学院”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将员工的岗位技能实训、学历教育、职业素养培训三维度结合,为员工搭建学历提升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平台,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4年多时间,已经有500多位基层员工在青岛开放大学接受培训、学习知识,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去,为集团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46年培养超40万人才
青岛开放大学灵活的学习方式,完美解决了劳动者“工学矛盾”难题。近年来,每年有2万多人走进青岛开放大学,为了圆大学梦和实现自我价值继续学习,同时每年有2万多名毕业生从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走出,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青岛开放大学坚持把大学办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与青岛城运控股集团等建立了16家企业行业学院,开展以“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提升+社会培训”为主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样板,已为企业、行业累计培养近万名本、专科生,多名校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在各自岗位展现风采、彰显担当。青岛开放大学办学46年来,累计为青岛市培养本、专科毕业生40余万人,成为青岛市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
扫码关注青岛开放大学微信公众号。
据介绍,青岛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目前共设有本、专科专业50多个,在校生达6.5万余人。学生学籍自注册入学起8年内有效,专科起点本科专业、专科专业最短学习年限均为两年半,高中起点本科专业最短学习年限为5年。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证书可在教育部学历证书查询网站——学信网(www.chsi.com.cn)查询,是国家认可的正规学历,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和职称晋升等均认可。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