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充分释放公共数据要素潜能,加快交通运输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全国交通运输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典型案例”,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申报的《数据驱动的综合交通智慧运行与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紧密围绕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两条工作主线,充分挖掘数据要素赋能效应,创新开展数据驱动的综合交通智慧运行与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有效提升了综合交通监测实效以及信息服务能力。
强化数据汇聚融合
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协同机制,打造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汇聚公路、铁路、民航等多个领域数据超2800亿条,着力破除数据壁垒,夯实交通大数据基座。相关工作相继获批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专项交通强国试点、青岛市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等国家重点项目。
加强数据质量治理
建立健全数据要素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体系,先后印发《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数据资源共享和开放管理试行办法》等制度文件,并完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规范》等9项地方标准、《城市交通大数据中心数据接入技术规范》等6项团体标准的发布和实施,系统推进交通运输数据资源治理体系及合规管理能力建设。
拓展数据应用场景
提升综合交通运行效能,构建了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处置协调服务体系,建立涵盖民航、铁路等全交通领域70余个单位的信息协同机制,对近十万辆营运车辆开展动态监测,开发9大交通领域超千个监测指标,实现12个交通领域一体化智慧监测,有效提升监测效能。
提升数据服务能力
打造智慧化交通决策规划,建设综合交通运行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等共3大类51小类交通运输数据分析模型,全面掌握各领域运行态势。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物流产业领导驾驶舱”等决策分析场景,分析指标超60项,为全市物流运行监测分析、智慧决策提供支撑。
探索数据资产运营
推动公共数据高效流通,依托全市首批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建设,围绕公众出行服务、运力配置优化等多维度市场化应用场景,探索形成了行政事业单位“盘资源-理数据-评价值-登资源-列资产-做运营”的可行路径。2024年底完成全国首次交通运输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运营交易,为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数据合规高效流通、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将持续深化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汇聚共享,提升数据治理与安全管控能力,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公共数据资源多场景应用,切实推动交通运输公共数据在服务产业发展、优化市场环境中发挥出更大效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