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市两大场景成功入选全省信用交通典型经验应用试点

近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布全省信用交通典型经验应用试点结果,确定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等9个市交通运输局为全省“信用交通典型经验应用试点”。经过前期积极申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驾驶员培训和港航管理两大场景成功入选全省信用交通典型经验应用试点,成为全省唯一在两个领域入选且入选数量最多的城市。这是对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信用交通工作的充分肯定,彰显了青岛市信用交通建设的显著成效。

驾驶员培训场景:智信赋能构建驾培行业信用闭环管理新体系

市交通运输局贯彻国务院预付消费监管要求,落实省交通运输厅信用交通标准化、数字化、场景化建设部署,针对驾培行业预付费乱象、资金安全风险、信用缺失等痛点,市运输中心创新构建“数字+信用+AI”治理新范式。打造信用监管智慧平台,实现学费银行存管、电子合同签约、学次付费结算,保障资金安全零风险,塑造“数字+平台赋能”的服务模式;建立“事前公开——事中评价——事后奖惩”的全链条机制,动态信用评价挂钩银行预拨款比例,构建“信用+监管闭环”的管理体系;应用人脸核验、智能匹配等技术,推行“无AI验证不培训、无学员评价不付费”机制,形成“AI+服务保障”的智能约束机制。该体系有效破解行业痛点、化解资金风险、提升治理效能,净化市场环境,实现学员权益、驾校发展与行业监管的多赢,为预付式消费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青岛方案”。

截至目前,新模式已惠及超28万名学员,有效保障了学员权益,让培训消费更透明、更自主,行业治理效能跨越式提升,投诉量下将56.80%,退费纠纷降幅超90%;权益保障实现飞跃,学员满意率提升至95%,行业发展生态持续优化。

港航管理场景一:港口岸电数据平台赋能绿色港口信用交通建设

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及交通运输部绿色港口建设部署,市运输中心聚焦船舶靠港污染治理与能源清洁化转型需求,创新构建岸电数据互联平台。平台集成物联感知、数据融合、智能分析技术,打造“监测——分析——管理”一体化数字底座,为港口绿色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平台实时归集岸电使用全量数据,动态监测减排成效,通过数据可视化为行业信用评价预留接口,助力构建“科技驱动 数据赋能”的港口绿色发展新范式。

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实现减排氮氧化合物70.3吨、二氧化碳1051.5吨,年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千克,显著降低港口污染。岸电使用率同比提高42%,港口硫氧化物减排量达3.6万吨/年,数据追溯效率提升90%。

港航管理场景二:信用建设推动海上旅游客运高质量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成立码头整治专班,出台《青岛市海上旅游客运管理办法》《青岛市游艇租赁管理办法》,推动行业革新整合,聚焦海上旅游客运市场“小、散、乱”问题,创新运营模式,建立码头、航线、售票、结算、运营“五统一”联合运营。市执法支队以信用建设为抓手,创新行业自律模式,推动服务质量提升,组织海上旅游客运企业签订《守法诚信经营承诺书》,构建“诚信兴商、守法共赢”生态,将法律法规转化为企业自律公约,以行业自律推动“被动监管”向“主动履责”转变,通过公开承诺、协同监督、隐患自查等举措,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海上旅游客运信用建设依托信用承诺机制优化监管模式,实现从事后处罚转向事前引导,监管效能大幅提升。信用数据与金融、文旅等领域的联动应用,进一步强化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实施后,海上旅游客运领域形成了统一规划、规范管理的市场格局,行业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

信用交通建设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按照省“信用交通典型经验应用试点”验收指标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发挥“信用交通”建设在改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适合交通运输领域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经验”。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