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承办,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等协办的2025年生态环境部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与海洋环境保护国际研讨班学员走进上合示范区,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内容开展现场调研学习活动。本次研讨班由生态环境部主办,围绕气候变化热点及海洋环境保护议题开展培训,以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保护能力,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28名学员参加。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研讨班一行首先抵达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作为上合组织框架下生态环保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积极搭建起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与相关国际机构联动技术交流、研究等活动,为上合组织国家绿色发展提供支持。活动现场,学员们参观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的整体规划、建设理念及核心展示等内容,从各国特色展品到合作成果陈列,全方位了解了上合组织国家在经贸、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历程,近距离感受了不同国家的生态环保实践案例与文化特色。
随后,学员们前往青岛光大建发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实地观摩固废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成果,在垃圾焚烧发电主控室、垃圾吊控室、环保处理车间等重点区域,直观了解了固体废物从接收、焚烧处理、发电并网、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全流程运行情况。企业负责人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了项目在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环保达标等方面的建设运行经验。学员们围绕固废处理技术难点、资源回收利用率提升、环保标准执行等话题与企业展开深入交流,部分学员还就本国固废处理现状与企业探讨合作可能性。
学员们来到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参观了解了碳管理体系(上合)服务中心的服务空间和理念,围绕小岛屿的国际减碳路径、气候中和社区和能源一体化转型、碳管理体系、碳核算体系等主题开展座谈交流。学员们结合本国实际需求,与碳管理体系(上合)服务中心、联合国规划署哥本哈根气候中心、德国能源署、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机构代表在加强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技术经验、共同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调研活动也是基地深化国际能力建设合作的实践之一,青岛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快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在环保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能力建设等多领域持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贡献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