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AI视角下:加速“工赋青岛”

“工赋青岛”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7月份,青岛市不断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发布了支持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清单(第一批),市南、崂山等区也陆续推出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同时,一大批与“工赋青岛”相关的企业纷纷在重大活动中亮相。

人工智能(AI),正推动“工赋青岛”进入新阶段。

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上,海尔集团旗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布了两项高能级工业大模型,分别是全球首个全产业链、全生态链、全价值链石油化工千亿级大模型——卡奥斯天智·石油化工大模型,行业首个源自可持续灯塔工厂实践的千亿参数能碳大模型——卡奥斯天智·能碳大模型。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上,海尔集团旗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布了两项高能级工业大模型受到参展企业的关注。

7月30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青岛市系列现场媒体见面会上,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裁周钊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在广西桂林,一次暴雨内涝后,76台海信信号机清淤后均可正常使用,其中包括4台服役期13年的“老机器”。作为青岛市人工智能链主企业,也是工信部人工智能交通链主企业,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软硬件系统为核心技术,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先进技术,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国176个城市,其中39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有37个城市使用过海信解决方案,占比达95%。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为机器人装上了灵活的“关节”——可以实现高精度控制机器人速度的谐波减速器。凭借模块化设计能力和微米级加工精度,国华智能产品已在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深度应用,年产超8万套。

作为国内“AI+制造”第一股,青岛的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丰富的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制造的产业经验和先进的工业大模型技术。他们开发的行业领先的AInnoGC工业大模型,通过蒸馏DeepSeek-R1,推理能力显著提升,能够在更广泛的工业环境中实现部署应用。

“需要指出的是,山东省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产业大脑’已达到初步覆盖。”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徐辉表示,从成立之初,他们就把制造业作为AI赋能的主要赛道。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提出,更加坚定了他们all in“AI+制造”的决心。

特色产业的AI渗透,催生全新的生态裂变。近年来,包括卡奥斯、极视角、创新奇智等青岛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纷纷推出全新的大模型和AI视觉算法。作为工业门类最全的区域,青岛乃至山东通过多年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沉淀了大量工业数据、知识和行业经验,为AI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AI科技的广泛渗透、产业技术的加速演进下,“工赋青岛”有望迎来爆发期。

《数字青岛2025年行动方案》中要求,深入推进“工赋青岛·智造强市”行动,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发展“产业大脑+晨星工厂”,上线1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高标准完成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推动600家试点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打造100家数字化转型企业标杆。

青岛市高水平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将人工智能列为全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先导产业,构建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人工智能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2025年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我国开发或应用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6%,利用大模型的数据技术企业和数据应用企业同比分别增长57.21%、37.14%。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姜代楠表示,青岛以“工赋青岛·智造强市”为战略引擎,依托6家全球灯塔工厂(副省级城市首位)的标杆引领,正加速制造业裂变升级。青岛的人工智能企业应该紧抓最擅长的工业应用场景,主动利用AI技术补齐青岛产业链中的短板。

中国通过十年工业互联网发展沉淀了大量工业数据、知识和行业经验,为AI应用奠定了基础。中国制造的背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提升,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需要AI赋能。

AI+工业互联网不只是机械臂的舞动,对于青岛而言,更是一座城市利用AI技术的数字化升级,它重构着城市产业的价值链条、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的坐标系。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郭清鉴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