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住建2025年期中答卷:探索房地产转型发展新路径

2025年的青岛,黄台路上的老建筑焕然一新,亚洲最大断面隧道在地下静默穿行,装配式建筑工地的机械臂划出精准弧线——这座城市正经历着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上半年,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创新为笔、以民生为墨,在产业转型、民生保障等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从政策组合拳稳定楼市到历史街区活力再生,从智能建造突破到绿色低碳转型,青岛正探索着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政策创新激活市场一池春水

今年上半年,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青岛打出了一套精准施策的组合拳。“住房以旧换新”政策通过政府补贴、房企让利、中介服务的三方联动,上半年促成二手房置换新房交易量同比增长。多子女家庭梯度补贴政策则针对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购房补贴。住房“以旧换新”、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等12条房地产新政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活力。

在线下,“住福青岛”房交会走进社区、企业,开展移动售楼处服务;在线上,数字营销平台集成VR看房等功能,用户留存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套“线上+线下”的组合拳,让青岛新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较去年年末有了明显缩短。

老城历史建筑焕发新活力

漫步在修缮一新的黄台路历史街区,可以看见百年老建筑的外立面保留着岁月痕迹,内部已植入文创、民宿等新业态,让市民的租金收益翻了2倍。这得益于青岛创新的“保留外立面+内部功能重置”模式,让2.8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重获新生。

在地下,71个老旧管网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在地上,亚洲最大开挖断面的唐山路隧道顺利贯通,提高了区域出行效率,更好支撑城市发展。同时建成麦岛路、浮山全民健身中心等25个停车场项目,新增泊位5000余个。

“我们不仅要让城市‘面子’更美,更要让‘里子’更实。”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智能建造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在青岛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上,BIM技术和建筑机器人正在协同作业,让钢结构安装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是青岛智能建造的缩影,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DeepSeek大模型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更是一场革命。该系统对投标文件进行全面人工智能阅读和分析评价,自动生成分析评价报告,提高了虚假投标识别准确率,让招投标更加阳光透明。

上半年,青岛加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建设,培育智能建造项目试点10个,在全国智能建造试点评估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实施《智慧住宅小区-数字家庭建设指南》入选住建部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清单。在全省率先将DeepSeek大模型引入房建市政招投标领域,推行人工智能辅助评标机制。

在绿色转型方面,青岛拓展全国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成效,建成绿色建筑649万平方米,完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量705万吨,推动3个项目入选全省超低能耗与近零能耗建筑典型案例。开工装配式建筑212万平方米,2项新型工业化技术入选住建部第一批装配式建筑可复制可推广技术体系和产品目录。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重点推进配售型保障房建设,确保12.2万套安置房按期交付,同时加快胶州湾第二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温度与速度。

从房地产市场稳定到城市品质提升,从传统建造到智能转型,青岛住建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答卷。历史与现代交融,产业与民生共进,青岛正展现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国瑾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