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44℃“烤”验下的坚守:他们每天完成130吨飞灰的“烫手”任务

连日来,高温天气持续来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仿佛都按下了“慢行键”。在青岛水务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小涧西填埋场上,作业节奏却丝毫未减,环卫作业工们正与酷暑展开一场又一场特殊的较量,用坚守与奉献守护着城市的洁净与美丽。

小涧西填埋场主要承担岛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处置工作,夏日作业区地表温度最高可达44℃,站在作业区内,燥热的空气裹挟着热浪从四周涌来,让人倍感灼烤。在这里,一群平均年龄55岁的填埋工人们,始终坚守在滚烫的“烤膜”上。安全巡查时,他们逐一排查隐患,确保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铺揭膜作业时,他们戴着厚重的防护手套,拖动膜片,一步步缓慢行走在膜面上;焊膜作业时,他们蹲在膜上操作机器,确保每道焊口严丝合缝,手臂被焊膜机与空气的双重热浪炙烤得通红;吊装码放吨袋时,他们紧盯空中吊物,沙哑的指挥声穿透热浪,精准完成吨袋的每一次码放。他们深知自己的每一项操作都凝聚着责任,每一滴汗水都闪耀着奋斗的光芒,正是这样的坚守,保证了小涧西填埋场每天130余吨垃圾飞灰得到规范处置,为城市发展筑牢了环保防线。

固废公司小涧西填埋场于2018年启动飞灰填埋作业,历经7年规范运营,已于今年6月26日完成一层填埋,共填埋飞灰24万吨,目前已进入二层堆高填埋作业。面对二层高处作业存在边坡和道路修筑等困难,作业人员克服天气炎热,保质保量完成临时道路和边坡修筑、防渗膜铺设、飞灰处置等工作,确保填埋全程符合环保标准,持续巩固生态防护屏障。

在青岛水务固废公司,高温下的坚守者远不止这些。他们在垃圾转运处置的各个岗位上,于无声处默默奉献着。正是这些不叫苦、不喊累的“幕后英雄”,用执着与付出托举起岛城生活垃圾的规范处置,保障了城市的有序运转、居民的安居乐业。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赛男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