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青版财经小记者团奔赴湖南长沙,开启了为期五天四夜的“寻星城文脉,品湘水潇潇”红色主题研学活动。
长沙,别称星城,湖南省省会,全市共辖6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个县,总面积11819平方千米。这座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的古城,既是“屈贾之乡”“楚汉名城”,也是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岳麓山如屏、湘江为带、橘子洲横亘江心的“山水洲城”格局,与马王堆汉墓、岳麓书院等历史遗存,共同构成了长沙“历史厚重”与“现代前卫”的双重气质。
长沙在持续传承的历史文脉滋养下,孕育出“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特别是近代,此地作为革命文化发祥地之一,意义非凡。学界称“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书”,而长沙身为湖南核心,于风云变幻的近代百年间书写了灿烂篇章。
首日行程以长沙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的碰撞为主线,让小记者在青石古巷与霓虹商圈间穿梭,揭开这座千年古城的财经密码。
傍晚,研学团乘坐高铁抵达长沙南站。晚餐中,小记者品尝了湘味菜品。随后,研学导师带领大家直奔太平古街,开启首场财经观察实践。
太平古街是长沙保留明清至民国时期建筑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青石板路蜿蜒500余米,两侧商铺林立。这里既有贾谊故居、辛亥革命旧址等历史遗迹,也有湘绣、陶瓷等非遗工坊与网红文创店。街区巧妙融合“屈贾之乡”的人文底蕴与现代商业形态成为长沙“历史文化+商业运营”的典范街区。古街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小青瓦、坡屋顶、木门窗的古朴外观下,藏着奶茶店、手办店等新潮业态,形成“一步一历史,一店一创意”的独特景观。
夜幕下的太平古街灯火璀璨,悬挂的红灯笼与商铺霓虹交相辉映。非遗馆、文创店吸引游客驻足。街道两侧,“黑色经典”臭豆腐摊位前排起长队,众多复古招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年轻食客们举着手机拍摄着怀旧场景。研学导师指着人群说:“这种‘历史场景+体验消费’的模式,正是长沙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的典型案例。”
首日研学,小记者在太平古街触摸到长沙历史与商业交融的脉搏。夜幕中的太平古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烟火气,不仅是长沙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更蕴藏着这座城市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活力的巧妙智慧。
接下来的四天,小记者还将走进更多文化地标。相信每一处探访,都将让他们对长沙的财经密码有更深的理解。让我们一同期待小记者后续的精彩发现。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