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走进大美安丘 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 青版财经小记者安丘研学基地挂牌成立

6月21日,青版财经小记者安丘百泉禾墅农场户外营地研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安丘市辉渠镇党委书记崔勇建、安丘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初贵森等领导嘉宾共同参加了本次挂牌仪式。

双方代表为研学基地揭牌。


卡通玩偶迎接小记者。


漂亮的安丘百泉禾墅农场户外营地。


小记者合影留念。

同时,青版财经小记者满怀憧憬地来到了安丘,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行程。他们穿梭于历史与自然之间,深度探寻安丘独特的文化魅力与自然风光。首日的行程丰富多彩,从承载历史记忆的古迹,到雄奇壮美的山路风光,每一处都如同一把钥匙,为小记者打开了认识安丘的全新大门。

安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获鹿山谷、庵上石坊等众多文化地标,研学基地的落地将成为连接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桥梁,助力安丘文旅资源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青版财经小记者项目始终致力于为青少年打造实践平台,此次与安丘合作,旨在通过沉浸式研学体验,让小记者在观察、记录与思考中,深度挖掘安丘的历史底蕴与自然之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娄光老师向小记者介绍写作知识。

本次旅途特别邀请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娄光老师同行。在去往安丘各景点的大巴车上,娄光老师以“行走中的文学课堂”形式,分享他深耕文学创作多年的心得,讲解如何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从生活细节中捕捉写作灵感,还针对小记者在作文中常见的选材、结构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小记者可现场提出写作困惑,与娄光老师零距离探讨如何用文字记录见闻、抒发情感,让研学之旅兼具实践体验与文学滋养。

坐着大巴车,小记者兴奋地来到获鹿山谷,开始了研学活动。小记者在当地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沿着铺满碎石的小径缓缓前行。山间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清脆的鸟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热情欢迎这群小客人的到来。

参观获鹿山谷景区。


参观获鹿山谷景区。


获鹿山谷美景。

据介绍,获鹿山谷旅游景区是首批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有“小江南”之称。自然和人文景观浑然天成,城墙高耸、溪水潺潺、亭台楼阁、晚风晓月;竹茂松翠、雕栏画栋、石桥栈道、曲径通幽。远眺获鹿山大将军像高耸山巅,巍峨壮观。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小记者了解了获鹿山谷名字的由来: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森林茂密,是鹿群繁衍生息的乐园。当时的人们为了获取鹿皮、鹿肉等资源,常常在山谷中狩猎,久而久之,这里便被称为获鹿山谷。

小记者奔向获鹿大将军雕塑。


小记者来到获鹿大将军雕塑前。


小记者乘坐滑道下山。

不多时,一座肃穆威严的获鹿大将军雕塑展现在眼前。老师介绍道:“李左车——获鹿大将军,祖籍河北邢台人,秦末汉初大谋略家,著名儒将,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李左车文韬武略,著述颇多,其中《广武君略》兵法,影响深远。由于历史久远,加之战乱和天灾人祸,存世作品鲜有发现。但李左车‘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名言,已在中国大地,响彻了二千年。”

随后,小记者乘车来到了安丘庵上石坊公园。远远望去,庵上石坊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座被称为“天下第一坊”的建筑,分顶、身、座三部分,高15米,宽9.35米,用多块石灰岩垒加而成,接缝严密,浑然一体,宏伟壮观。正面刻“圣旨”二字,中部横批刻“节动开褒”四字,两侧刻“旌表愚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字样,横批下两侧刻有“大清道光己丑岁建”八字,背面横批为“贞顺流芳”,其他刻字与正面相同。

走进细看,石坊上的雕刻精美绝伦,每一处都堪称艺术瑰宝。当地的马宗俊老师指着石坊上的浮雕,娓娓道来:“这座石坊建于清朝道光九年,是为了纪念一对夫妻的忠贞爱情而建。丈夫英年早逝,妻子独自抚养子女、侍奉公婆,一生坚守,令人敬佩。”

庵上石坊。


小记者在庵上石坊前合影留念。


马宗俊老师介绍庵上石坊的故事。

顺着老师手指的方向,小记者看到石坊上雕刻着《二十四孝》的故事、梅兰竹菊等花卉,还有威风凛凛的狮子、展翅欲飞的凤凰……

下午,期待已久的“齐鲁天路”之旅正式开始。当大巴车驶入这条蜿蜒30公里的山路时,小记者瞬间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

小记者探访福海塔。

在安丘天路东起点,小记者探访标志性建筑福海塔。远远望去,八角七层的福海塔矗立在旅游大道西侧,气势恢宏,与周围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这座塔不仅是文化的象征,更是旅游打卡胜地,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

从福海塔上看到的美景。

走近细看,外廊式的宝塔建筑别具特色,每一层的飞檐翘角仿佛展翅欲飞。老师告诉小记者,“福海塔”寓意福如东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登上塔顶,整个齐鲁桃海景区尽收眼底,听着老师讲述这里作为“大桃之乡”的故事,小记者深刻感受到了当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齐鲁天路”附近的梯田。

“哇!这路好像一条巨龙盘在山上。”“快看,那些梯田一层一层的,就像大地的指纹。”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在车厢内响起。“齐鲁天路”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沿途的梯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与苍翠的山林、湛蓝的天空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

在安丘天路观景台观看美景。


近距离观看“大风车”。

大巴车在风景绝佳的观景台处停下。站在山顶,山风呼啸而过,吹起小记者的衣角和头发。他们有的拿着相机,变换着各种角度拍摄发电的“大风车”;还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发现。

安丘绪泉。


拍摄夕阳。

夜幕降临,百泉禾墅农场户外营地的空地上燃起了熊熊篝火,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在充满欢声笑语中,趣味项目轮番登场。“超级有氧鼓”环节中,小记者手持鼓棒,奋力敲击瑜伽球,节奏明快,活力四溢;最具挑战的“无敌风火轮”,大家把脚放在绸缎制作的“履带”中,齐心协力向前移动。色彩鲜艳的充气“毛毛虫”摆在场地中,每组队员骑上毛毛虫,双手紧握把手,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大家齐声喊着口号,步伐一致地向前奔跑,欢笑声、加油声回荡在整个活动场地。

参加超级有氧鼓活动。


参加超级有氧球活动。

骑毛毛虫比赛。


最具挑战的“无敌风火轮”比赛。

升起篝火。


精彩的才艺展示。

第一天的安丘研学之旅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小记者既饱览了安丘的自然风光,又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他们纷纷表示,对第二天的行程充满期待。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