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竞逐“首发经济”!青岛云上海天焕新亮相

日前,青岛云上海天三层联动文旅项目焕新开放,这是青岛国信集团2025年加快推进“首发经济”的开篇力作。在青岛国信海天中心369米的高空,艺术展览、城市观光、主题餐饮三大业态垂直叠加,形成全国首个“进阶式文旅综合体”。

青岛云上海天三层联动文旅项目焕新开放

当天,在刚刚揭幕的82层云璟餐吧内,青岛国信集团与青岛啤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大健康、文旅、供应链、城市服务等领域将双擎聚力——以青啤集团百年品牌积淀,与国信集团城市地标相辅相成,重构产业格局;以云上海天为生态场景,打造“青岛旅游第一站”;以双方优势产业资源整合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青岛文旅产业发展能级。

青岛国信集团与青岛啤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首发经济,云上海天与青岛的“双向奔赴”

首发经济,关键是“首”,核心在“新”,正是提振消费的一条重要赛道。由于每一次“首发”的背后,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因此首发经济也被视为激发消费潜力、繁荣消费市场的新引擎,是城市消费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2025年是国信集团实现“三年倍增”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云上海天三层联动文旅项目恰是集团今年第一个“首发经济”项目。云上海天是青岛首发经济的“集成终端”,在369米的高空,将艺术展览、城市观光、主题餐饮三大业态垂直叠加,形成全国首个“进阶式文旅综合体”。这种空间创新背后,是关于城市流量再分配的精密计算——从80层艺术中心的“文化导入”,到81层观光厅的“场景停留”,再到82层餐吧的“消费转化”,游客的每一次空间转换,都是城市经济价值的叠加。由此可见,“首发经济”也是云上海天与青岛的一场“双向奔赴”。

在369米的高空,将艺术展览、城市观光、主题餐饮三大业态垂直叠加

三层联动,共情共鸣共振的价值提升

消费升级的本质是情感升级,焕新归来的云上海天,正契合了这样的价值理念,让艺术在光影映照下多一份共鸣,让观景在交互体验中多一份共情,让微醺在氛围营造中多一份共赏。三层联动的进阶式体验,收获的将是一种更可持续的、有机生长的项目生命力。

80层艺术中心,艺术岸线等齐城市天际线,恰似“艺术无界”的隐喻。在这个全国“第一高度”的艺术展馆内,画作、雕塑或装置艺术,以光感张力、视觉表达,引导观者进入艺术家构建的视觉与心理空间。这里是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文化入口”,承载着传播艺术文化的使命。

80层艺术中心

81层城市观光厅,数字赋能下,完成了旅游观光从“资源依赖”向“创意驱动”的关键一跃。游客通过“云端视野”智动屏,可以实时获取骑行路线、美食地图;在“名人故居”互动屏前,AI复原的老舍能与观众进行跨时空对话;甚至电梯45秒的上升过程,也被设计成“从海底到云端”的时空穿梭体验。这些技术创新的背后,藏着两个产业逻辑:其一,用数据重构游客动线,将随机性观光路线转化为系统性消费场景;其二,用科技打破“主客边界”,让市民与游客共享城市文化密码。当本地青年在方言互动屏前教外地游客说“哈啤酒”时,空间的功能已从“观景平台”升维至“社交场域”。

81层城市观光厅

82层云璟餐吧,在“繁花盛璟”的视觉主题空间里,酒吧文化与艺术场景深度融合,实现“场景溢价”。在这里,“主客共享”云端的旖旎,瞭望诗意山海,坐看潮起潮落,醉心夜色阑珊。在这里,佳酿与唇齿相遇,消减了都市工作的焦躁;创意演绎的西餐盛宴,对于本地饕客,抑或是外地客人都能够提供精致且别样的用餐体验。

82层云璟餐吧

三层联动的进阶式体验,也印证了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在后工业时代,消费的本质已从物质需求转向意义获取。当年轻人愿意为“站在369米高空喝一杯云上定制款青啤”支付溢价时,他们购买的其实是一个关于城市、关于自我的叙事符号。

双擎聚力,国企价值共创的“青岛范式”

国信集团与青啤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资源互补、场景共创、深度绑定、合作共赢”为原则,在健康产业研发、特色餐饮合作、文旅品牌融合、供应链协同、产品联动等领域深度合作。

国信与青啤的战略合作,表面看是两家国企的资源整合,实则是青岛商业文明进化的一个缩影。在传统认知中,国企往往被贴上“保守”的标签,但这次合作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象——两家企业以市场化思维重构合作关系,用“海洋+消费”“科技+文旅”“产业+生态”的模式打开发展新增长极。

云上海天附近海岸线美景

“五一”假期将至,焕新的云上海天正以“文化+科技+场景消费”的全新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在这里,游客可一站式领略青岛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市民可深度参与城市文化的创新表达。

而在更宏观的层面,青岛云上海天的探索或许能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三个启示:

其一,存量空间的“再定义”。在大规模增量开发时代已然终结之时,云上海天通过对既有建筑的功能重构证明,城市更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用创新业态激活空间价值。

其二,文化资源的“可编程”。青岛的百年建筑、啤酒工艺、名人故居,本是散落的城市文明碎片。但通过策展、科技、商业的“编程”,这些资源被编译成可体验、可传播、可盈利的产品体系。

其三,国企角色的“再进化”。当国信集团从传统城市运营商转型为“文旅场景设计师”,当青啤从制造企业升级为“美好生活供应商”,我们看到国企在市场化改革中的另一种可能——以平台思维赋能产业生态。

正如云上海天的标语所言——“青岛旅游第一站”,这座369米的城市之巅,不仅拥有俯瞰青岛的绝佳视角,更能为游客开启解读这座城市文化密码的窗口。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海杰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