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春志愿行 文明暖人心——云南路街道开展“学雷锋”文明行为宣传活动

早春时节,青岛的碧海蓝天与翱翔的海鸥共同勾勒出初春的诗意画卷。值全国第62个“学雷锋日”来临之际,云南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四川路社区、青岛一中市南分校、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于2月27日、28日组织35名学生志愿者,分别走进青岛轮渡、青岛火车站开展“文明旅游·文明观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这场充满青春活力的文明实践,不仅擦亮了城市文明窗口,更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青岛轮渡:海鸥伴舞,少年传文明

2月27日下午,青岛轮渡的汽笛声中,一群身着红色志愿马甲的身影格外亮眼。青岛一中市南分校七年级的15名学生手举宣传册,化身“文明旅游宣传员”,向候船游客耐心讲解文明观鸥的细节。“您好,这是文明观鸥的宣传册,请您看一下,海鸥羽毛脆弱,请不要投喂面包,可以用专用鸥粮”“拍照时不追逐鸥群,保持安全距离。”同学们结合精心制作的科普宣传册,边讲解边示范。

活动现场,志愿者蔡雨菲等在检票口维持秩序,发现一位游客试图插队,立刻上前制止:“阿姨,请您有序排队,文明乘船!”游客听后连连点头,主动接过志愿者发放的《文明旅游手册》。学校带队老师管仪明感慨道:“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了责任与担当,这就是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

火车站广场,志愿微光点亮城市会客厅。

2月28日下午,青岛大雾弥漫,青岛火车站西广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主人”。来自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三至五年级的20名学生和四川路社区志愿者组成联合服务队,以清脆的童声传递文明倡议。“叔叔,把饮料瓶放进可回收桶吧!”“阿姨您好,欢迎来青岛旅游,这是文明旅游和文明观鸥的宣传册,请看一看!”小志愿者们不仅发放宣传单页,还自发拾捡广场垃圾、引导旅客有序乘车,成为春运尾声里的一抹暖色。

“这些孩子用行动感染了旅客。”学生处老师于文雅欣慰道。来自济南的游客王先生接过宣传单后赞叹:“青岛不仅风景美,小小志愿者的热情更让人难忘!” 在火车站忙碌的人群中,三年级学生吕婧琪奶奶作为家长志愿者全程参与。“和孩子一起发传单介绍文明观鸥时,我体会到言传身教的力量。”她表示,今后将带动更多家庭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四川路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琛认为,活动既是一次文明倡导行动,也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当孩子们主动弯腰捡垃圾、为游客指路时,雷锋精神便在他们心中生了根。”

家校社协同,共育文明新时尚

两天的志愿服务,是云南路街道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街道宣教文体办主任韩曙光表示:“从学生到家长,从学校到社区,这次活动实现了资源的有机联动。”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还融入青岛市南区“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将文明宣讲与劳动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涵养社会责任感。

据统计,两天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服务游客超500人次,清理广场垃圾20余袋。但更珍贵的,是孩子们内心种下的文明火种。“宣传文明旅游时,一位爷爷夸我是‘小雷锋’,这比我考满分还骄傲!”青岛一中市南分校学生彭嘉豪在总结会上分享道。

云南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街道“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的缩影。后续,街道将联合学校开发更多“行走的德育课”,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生态保护等志愿服务,持续深化文明实践品牌。正如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孙甜所言:“当少年与城市文明同频共振,雷锋精神便有了青春的模样。”

二月春风里,云南路街道的少年志愿者以真诚与热情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站在栈桥上远望,海鸥翩跹、游人来往,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因文明而更加动人。文明实践的脚步永不停歇,雷锋精神正通过少年的双手,在青岛这座“青春之岛”续写温暖篇章。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梁源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