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金融监管局多措并举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落实,积极推进各项政策在青岛落地见效。11月12日,青岛金融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金融支持青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相关工作情况。
多举措支持金融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0月上旬,青岛金融监管局先后联合山东省、青岛市有关部门出台金融支持全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十九条措施和进一步促进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积极促进住房消费,提振市场信心。
推动统一按揭贷款最低首付比例,降低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9月30日,会同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印发通知,将首套房、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15%。组织辖区商业银行完成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工作,涉及存量房贷72.4万余笔、规模4310亿元,青岛辖区平均按揭利率下降35BP,按揭客户年利息支出减少15.1亿元。
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扩围增效。10月22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的通知》,青岛推动新增房地产开发项目应进尽进,存量房地产开发项目分步分批逐步覆盖。在前期会同青岛市住建局推送三批次64个“白名单”项目的基础上,推动辖区银行机构将2025年前到期的117个存量项目通过备案制方式纳入“白名单”。截至10月末,“白名单”项目共181个,审批授信809亿元。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青岛金融监管局主动对接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加强工作协同。印发《青岛金融监管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方案》,部署开展“金融小咖小微行”专项活动,聚焦资源保障、银企对接、专家辅导“三个环节”,组织万名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千企万户大走访”,力争实现普惠金融宣讲“村村全覆盖”。锚准小微企业续贷、首贷、压降融资成本、精简审批环节“四个重点”,建立外部会商、内部联动、督导推进、风险防范、监管评价“五项机制”,促进协调机制有序、高效运行。
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金融监管总局续贷新政印发后,青岛金融监管局迅速行动,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修订制度规定及配套业务流程,全面摸排年底前中小微企业贷款到期情况,提前1个月进行对接,实现“应续尽续”。截至目前,已有17家中资商业银行完成制度修订。今年前三季度,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9.7%,累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3.73%,较上年度下降0.32个百分点,持续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加速落地。试点扩大政策发布后,青岛金融监管局联合市委金融办,第一时间组织对接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辖区大型银行和省市区国有资本平台,推动召开项目对接会,达成出资意向和签订战略协议,辖区首只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在试点政策发布10个工作日内即顺利落地。截至11月1日,五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均已与青岛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基金6只、规划总规模140亿元,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加快发展海运保险,提高海运保险保障能力。今年以来,青岛金融监管局将推动海洋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指导保险机构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着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青岛海洋保险特色样板。
护航海上粮仓建设。指导落地海参/牡蛎气象指数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近7亿元,实现青岛政策性海洋渔业保险“零的突破”。承保全国首艘10万吨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一号”,提供风险保障超1200万元;护航船舶海工发展。巩固发展青岛在全国船舶海工保险领域的领先优势,先后承保“蛟龙号”“深海一号”“青消一号”“深蓝2-2号”等大国重器,承保全球最大静音海洋综合科考船“东方红3”轮等海洋科考船30余艘,年均提供各类风险保障超8000万元;护航港口航运金融。助力青岛港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金融贸易港、产城融合港、邮轮文旅港。承保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服务国际邮轮港区工程建设项目及配套项目,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千亿元;护航海洋科技研发。指导保险机构深耕海洋科研板块的保险产品配套支持,为青岛海大生物集团等10家成长型海洋生物制品企业提供责任险、财产险等超20亿元风险保障。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提供累计1505亿元的风险保障;护航“走出去”战略。聚焦青岛外向型经济发展特色,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助力赛轮、海尔、即发、中车四方、锦湖轮胎等国内重点企业走出去,提供海外财产险、海外工程险、产品责任险、境外人员意外险等多重保障。
据悉,青岛金融监管局未来将继续指导辖区保险机构提高涉海产品供给和保障水平、推动提升服务质效,鼓励引导资源聚集,加大保险产品供给和服务力度,提高海洋保险承保能力,服务“经略海洋”国家战略。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菁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