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玉米快速生长期,各地正抢抓农时雨情、研判病虫信息,深入田间地头做好玉米统防统治。在莱西市姜山镇,三架无人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仅用1个小时,就完成了400亩玉米的飞防作业。“我们找供销社托管很放心。比如这次飞机打药,用的都是品牌产品,整体服务标准很高。”莱西市姜山镇绕岭村村民张维涛说道。
从三年前开始,姜山镇绕岭村这400亩地统一由莱西供销社提供集中托管服务。每逢农时,青岛供销系统围绕农情加强数据分析,预先采购、储备优质农药和叶面肥,及时研判病虫信息,在保证安全用药的前提下,推进农药化肥“双控双减”“减量增效”。"我们今年对农药的使用更加规范,要求更加严格,我们都是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现场兑药,由后台工作人员对农药进行监管,保证这些农药全部给老百姓用上。”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植保无人飞机作业飞手杜庆伟告诉记者。
以玉米飞防施药为例,结合夏玉米生长特性,优化服务流程,每天按标准作业面积、标准农药用量、标准服务流程实施统一的夏玉米统防统治,并实时上传“青岛供销农业社会化数字化监管平台”。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振东介绍:“我们把硬件装到农机上,有主机、位置传感器、摄像头,监管耕种管收质量。”
记者了解到,2024年以来,青岛供销社将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范围覆盖莱西全市11处镇街,已与162个新村、自然村党组织实行联合合作,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框架进一步拉大,重要农资流通服务体系的影响力也随着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扩大,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的文章。
“村里年轻人进城了,我们老人面临种不动地的问题,这些好地撂荒了太可惜!”65岁的张维涛坦言,前些年,一直担心“谁种地的问题”,如今得到了精准破解。“平均一亩地不到10元,连农药和打药,供销社就给全包了,干活的质量比我们高多了。”张维涛感慨,青岛供销社开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最终农户收益,不愧是供销普惠服务。
近年来,青岛供销社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整合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完善“保底收益+盈余分红”分配机制,推进农业生产迈向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实现农民和村集体持续增收。到2026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托管耕地65万亩以上,实施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环节服务400万亩次以上。
同时,青岛供销社还将持续通过增资扩股和转型升级,培育全资或控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布局建设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拉长“耕、种、管、收、储、加、销”服务链条,发展以移动烘干为主的便民服务,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到2026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将达到25家以上。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