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2 日下午,青版财经小记者来到南京大牌档新都心凯德店的大牌学堂,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之旅。
小记者们合影留念
小记者积极举手参加采访环节
活动前,小记者都换上了特色服装。一进入南京大牌档,小记者们就立刻被这里独特的店面布置所吸引。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江南园林的故事,从门口那古色古香的精致牌坊开始,到内部那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无一不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诗意画卷之中。店内的桌椅摆放得错落有致,镂空的窗棂以及精美的雕刻等细节,更是为整个空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南京大牌档新都心凯德店的杨文霞经理向小记者们介绍灯笼文化
介绍表演苏州评弹的地方
介绍镂空的窗棂以及精美的雕刻等细节
接着,南京大牌档新都心凯德店的杨文霞经理向小记者们详细地介绍了牌匾文化、灯笼文化、楹联文化、门当文化等。在门当文化的讲解中,小记者们听得格外入神。原来,门当原本是指在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这小小的门当却有着大大的学问。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所以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而且门当还有着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武官,象征战鼓;方形为文官,象征书箱。更有意思的是,在古代,不同等级的人家门当的规制有着严格的要求,它不仅彰显着家族的地位和身份,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寓意。小记者们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好奇地观察着店内的各种门当,仿佛在探寻着历史的秘密。
杨文霞经理向小记者们介绍南京大牌档内的亭台楼阁布局
讲解亭台楼阁
杨经理还向小记者们介绍亭台楼阁的区别。亭是园林中重要的景点建筑,多建于路旁或水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台,高出地面而建的平面建筑物,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的建筑。楼是古建筑中两层以上的房屋,亦称重屋。阁四面皆有窗,且也设有门,四周还都设有挑出的平座,供人环阁漫步、观景。
认真听讲的小记者们
陈大龙大厨介绍南北菜的区别
陈大龙大厨还通过幻灯片,向小记者们详细介绍了淮扬菜。淮扬菜作为四大菜系之一,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美誉。它以其选料严谨、刀工精细、讲究原汁原味、注重菜肴的形态和色泽而著称。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等经典名菜,让小记者们对淮扬菜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胡青老师特别介绍了中国传统糕点桂花拉糕,讲述了几百年前,有个小贩如何收集鲜桂花并制作出这道美味糕点的传奇故事,这让桂花拉糕在小记者们的心中更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向往。
胡青老师介绍桂花拉糕的制作方法
开始制作桂花拉糕
开始制作桂花拉糕
帮助小记者制作桂花拉糕
随后,小记者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动手制作桂花拉糕。真正做起来可并不容易,在“揉面”过程中,小记者们遭遇了各种状况。有的不小心把面粉粘到脸上了,变成了小花猫;有的水放少了,面团过硬;有的搅拌不均匀,出现许多面疙瘩。但在胡青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们逐渐掌握了技巧,面团终于揉好了。接着,他们在模具上铺上一层保鲜膜,然后刷上一层油,把面团平铺进去。
小记者展示蒸好的桂花拉糕
小记者展示蒸好的桂花拉糕
经过约 15 分钟的蒸煮,糕体透明,清润如玉的桂花拉糕终于好了。小记者们兴奋地按照自己的口味浇上糖桂花,那桂酱金黄、香甜糯滑的桂花拉糕就呈现在眼前,让人垂涎欲滴。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美味糕点,小记者们的心里面像抹了蜜一样甜。
这次活动不仅让小记者们度过了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下午,也让他们对江南园林文化、淮扬菜文化以及中国传统糕点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一段美好的回忆,激励着他们不断探索和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