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趣觅漂漆扇 溯源研甲骨——崂山区中韩小学开展非遗漆扇制作活动        

一眼千年,非遗漆扇。字画相融,意象万千。甲骨文与漆扇的碰撞,传递着东方文化的独特韵味。不仅让学生感受大漆流淌的灵动美丽,还让学生体会古老文字蕴含的丰富美学。为使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近日,崂山区中韩小学开展了“趣觅漂漆扇,溯源研甲骨”非遗漆扇制作活动。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从美术课堂到美术社团,百余人参加。活动伊始,孩子们在大漆漂扇非遗传承人佟付军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有关漆扇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并进行了现场演示教学。随后同学们纷纷加入到漆扇制作行列,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将团扇缓缓放入水中上色,拿出水面呈现出一幅幅灵动的画卷,魔术般的漂漆技艺让所有师生惊艳,每个人都在非遗文化的邂逅中收获了一份自己独一无二的礼物。

活动后期,美术教师牟晓雯、张洁带领孩子们进行二次创作,将中韩小学的甲骨文特色融入创作,引领学生走进汉字的文化宝库,领悟中国古汉字的神韵。美术教师从大量的资料中,筛选出适合学生的甲骨文素材,带给学生直观的触动和启发,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在创作中让学生思考怎样根据扇形取景进行扇面画的创作,添加诗词、节气、词语等甲骨文,字画结合,相得益彰。

非遗漆扇制作现场

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

活动后期,美术教师牟晓雯、张洁带领孩子们进行二次创作,将中韩小学的甲骨文特色融入创作,引领学生走进汉字的文化宝库,领悟中国古汉字的神韵。美术教师从大量的资料中,筛选出适合学生的甲骨文素材,带给学生直观的触动和启发,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创作中让学生思考怎样根据扇形取景进行扇面画的创作,添加诗词、节气、词语等甲骨文,字画结合,相得益彰。

孩子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幅幅漂亮的扇面画呈现出来。一扇一界,一扇一故事,它以独特的艺术形态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在大厅展出时,同学们纷纷驻足欣赏,展现了中韩小学学生的艺术才华与探索精神。希望这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在我们的保护与传承中继续熠熠生辉!照亮孩子们未来的文化之路!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