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深入开展“深化司法作风能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活动,围绕“每个案件都是营商环境,每名干警都是营商环境”司法理念,实施“暖企筑信”工程,助力企业信用修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019名被执行人被“限高”
屏蔽企业失信信息1671次
城阳法院综合运用信用惩戒与修复措施,双向发力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对恶意规避执行的行为,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同时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慎用失信惩戒措施。
在一起提供劳务受害者责任纠纷案件中,因被执行人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而终结本次执行,城阳法院依法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后本案在恢复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城阳法院及时屏蔽被执行人失信信息。
2023年以来,城阳法院累计将1710个自然人和160个法人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对5019名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推进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屏蔽企业失信信息1671次。
发放诚信履行证明书5份
正向激励“守信者”
城阳法院通过发放诚信履行证明书,对自动履行的被执行人给予正向激励,助力打造诚信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城阳法院累计发放诚信履行证明书5份。
在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办案法官巧用“背靠背”“面对面”调解手段,促成双方达成即时给付1800万元及以资抵债的执行和解协议。经被执行人某公司申请,城阳法院向被执行人某公司出具诚信履行证明书,被执行人某公司恢复了企业信誉。还有其他被执行人为了贷款或其他企业行为,向城阳法院申请出具诚信履行证明书,恢复企业信誉,有力促进了企业经营生产活动。
执前调解化解纠纷400余件
执行工作化被动为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能动司法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推进涉企纠纷源头化解,城阳法院积极探索“执前督促+和解”新机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年以来,城阳法院办理执前调解案件6000余件,执前调解化解纠纷400余件。通过开展执前调解,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联系,城阳法院执行工作化被动为主动,高效化解一批涉企纠纷。
执结涉企案件1673件
为市场主体回笼资金3.8亿元
2023年以来,城阳法院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专项执行行动,共执结涉企案件1673件,为市场主体回笼资金3.8亿元,助力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压力、稳工稳产。
根据青岛法院“蓝色风暴”秋风专项执行行动部署安排,城阳法院连续开展凌晨集中执行行动,共拘传被执行人47人、司法拘留17人,执结案件15件,执行到位金额232.9万元,真正将法院生效判决变成“真金白银”。同时,城阳法院积极开展异地执行专项行动,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助力企业变现,恢复经营生产。
善意文明巧执行
助企纾困促发展
城阳法院坚持强制执行和善意文明执行相结合,审慎、灵活、妥善办理涉企执行案件。
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经查被执行人暂无偿还能力,执行法官并未机械办案,而是通过综合分析被执行人企业发展前景及行业现状,向其讲解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的法律后果,在保证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尽量将对被执行人经营状况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分期履行的执行和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
据悉,城阳法院“实施‘暖企筑信’工程,助力企业信用修复”案例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入选2023年度城阳区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王丰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