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前10月青岛市城镇新增就业34.46万人 增量总量均居全省第一

11月17日,记者从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市人社局持续发力稳就业、全力以赴惠民生,努力筑牢市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基础,就业优先导向显著增强,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截至10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4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5万人的98.45%,增量、总量均居全省第一。

发布会现场

实现政策性扶持创业3.49万人

2023年以来,青岛市先后出台稳就业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行动方案、优化调整稳就业11条、新就业形态意外伤害保险补贴等“一揽子”政策,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扶持、激发创业活力带动就业等方面集中发力,全力稳存量、扩增量,截至10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4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5万人的98.45%,增量、总量均居全省第一;实现政策性扶持创业3.49万人,同比增长32.3%。

为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青岛市创新打造创业创新赋能中心,建设全国首家以创业实训为目的的元宇宙体验中心,举办“青创四季”“创业能力提升营”“创业第一课”公益培训讲堂等系列创业服务活动百余场次。实施创业孵化补贴和奖补,引导构建“孵化基地-加速器-高层次人才产业园”的孵化模式,为创业者提供最长3年的房租减免和投融资、人力资源、宣传推广等支持和服务。截至10月底,全市建成市级及以上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6个,孵化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全市引领毕业5年内大学生创业8140人,同比增长36.6%。

全市吸纳首次来青青年人才13.66万人

青岛市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组织实施就业见习万岗募集计划、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攻坚行动,举办“就选青岛”“百日冲刺”等系列专项招聘活动195场次,累计发布岗位20余万个,全市吸纳首次来青青年人才13.66万人。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服务率达100%,居全省首位。

青岛市围绕保障农民工群体就业,以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为主线,举办“农民工招聘大集”等专场招聘400余场,“一区一家”打造零工之家10所,累计服务求职者超过37万人次。深化跨区域劳务协作,通过靶向匹配优质岗位、配套提供交通补贴、精准开展技能培训等措施,保障来青务工人员稳定就业。截至10月底,全市在岗农民工208.7万人、同比增长3.8%。

青岛市围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聚力实施城乡公益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兜底安置城镇大龄失业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就业困难人员5.05万人,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在全市社区布局建设500个“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对失业人员提供集失业登记、政策推介、就业指导、岗位推荐于一体的全链条就业服务,1-10月全市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8.9万人、同比增长71.02%,困难人员就业1.3万多人。

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11.4亿元

落实新一轮“降、贷、返、补”等惠企政策,为1.85万户企业发放社保补贴3.32亿元,稳定岗位3.8万个。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为企业减负7亿余元,助力企业减负纾困、稳岗扩岗。同时,联合金融机构为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的企业提供低息资金支持,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11.4亿元。坚持市、区市联动,政府、市场协同,搭建了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平台,全市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各类招聘活动810余场,为1.2万家企业发布用工需求40.1万个,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全市133.6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2023年以来,青岛市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平稳,人群覆盖面和保障能力同步增长。当前,青岛市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三项基金收入规模达到585.6亿元,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24.2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青岛市创新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了劳动合同备案、就业登记与社保参保“三口合一”,跨部门实现企业设立、开户、参保“一链办”,优化职工就业参保“一件事”流程,推动数字一体化扩面。印发了社会保险扩面提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聚焦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人员开展扩面提质行动,创新实施网约车司机等特定行业精准扩面。截至10月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318.5万人,提前完成年度净增8万人的目标任务。全市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5.9万人、333.9万人,较上年末净增4.46万人、3.99万人,总量位居全省第一位,均超时序完成省下达的人社事业发展计划。

青岛市全力推进社保改革任务,创新制定人才年金试行办法,加强对企业优秀人才的保障激励,在全省首创海洋人才参加企业年金,为人才年金实施提供了“青岛方案”。年金覆盖面持续扩大,青岛市建立年金计划企业数量达到2831家,超过深圳市,居全省首位,年金规模超过82亿元。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深入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试点,全市133.6万人开立账户,缴存户数34万,缴存金额达到4亿元。在全国率先试行补充工伤保险与伤养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工伤保障制度,实现职业人群工伤保障全覆盖,既降低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又让工伤失能人员能够体面生活。目前共有952家企业、8.1万人参加补充工伤保险,318人享受伤养服务。发布了全国首个《劳动能力鉴定智能化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为劳动能力鉴定领域智能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青岛经验”。

青岛市大力提升社保经办水平,为全市120.35万名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补发养老待遇。提高一至四级工伤职工及供养亲属三项定期待遇,共惠及职工4639人。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身边一件事”帮办代办服务467件,协助解决疑难事项246件,落实合理化建议35条。不断深化社银合作“就近办”,56项常规社保业务延伸至全市6家银行的270余个网点办理,30余项人社服务可通过银行的智能柜台、24小时银行及线上渠道办理,打造“社银适老服务示范点”112个,提供到龄提醒、退休帮办、举办荣退仪式、协助养老认证等专属服务。创新推出“青岛视联社保”平台,30余项社保业务实现“视频办”。在全国首创“工伤保险智能服务平台”,实现工伤远程申报、远程视频调查、工伤认定与职业病同步确认等功能,900余名职工“足不出户”进行了远程认定鉴定。建成全国首个“社保卡主题公园”,在全国首创基于社保卡的民政养老服务卡,社保待遇领取资格综合认证率达99%以上。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董承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