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国内顶尖主创、 “青岛味”十足、“国家艺术基金”赋能……青岛市话剧院原创话剧《樱桃红了》20日首演

10月9日下午,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话剧院创排,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话剧《樱桃红了》,在青岛市话剧院三楼排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青岛市话剧院院长傅维,该剧总导演王晓鹰,导演王剑男、张鹏,舞美设计张华翔,作曲设计任安等主创代表及参演演员进行了现场交流。

该剧原型取材于青岛崂山区北宅街道、舞台上浓郁的青岛方言演绎、青岛话剧院优秀演员倾力打造……多个首创亮点碰撞的彩排现场,让这部“国字头”的青岛大型舞台剧看点十足。

原型取材北宅:现实主义大型群像话剧

排练场里,大半个地面被胶带粘成一个圆形,该剧导演王剑男向大家介绍,演员们的调度和表演就统一在这个圆里运行……或动或静,极具创意的构思设计给予了整部戏剧足够的张力和支撑点。

导演王剑男在进行构思介绍

剧中第一幕,是村民们对“希望”的讲述,恰恰是全剧的“点题”。每个人的“希望”朴实又真实,剧中驻村王晓娟书记的“希望”则直接掀起了高潮,将姜文龙和康老四两兄弟竞选村支书的矛盾冲突把观演者的情绪带到顶点,接下来的每一幕又能在此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冲击。

彩排现场的故事剧情高潮迭起

话剧《樱桃红了》是一部聚焦乡村振兴发展、体现新农村建设题材的大型群像话剧。该剧的原型取材于青岛崂山区北宅街道。以北宅樱桃闻名的一个村庄迎来了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原村主任康老四落选,姜文龙当选为新的村主任。但他们却是有着“宿怨”的一对“冤家”,此后产生了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矛盾,最终在驻村书记王晓娟的引导和努力下,两个一起长大的兄弟终于放下心结,齐心协力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时代的新步伐。

主创实力强劲:高水准打磨“原汁原味”

话剧《樱桃红了》立足乡村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村的生活风貌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剧特邀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担任总导演,由国家一级编剧廉海平担纲编剧,国家话剧院导演王剑男和青岛市话剧院青年导演张鹏担任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张华翔担任舞美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周正平担任灯光设计,青年作曲家任安担任编曲,傅维、贺凯、康杰等二十余名青岛市话剧院优秀演员倾力演绎。

“该剧在舞台上呈现了诸多青岛元素,用青岛方言带出来表演和生活的氛围,让人物的性格更接地气,随着剧情的深入,会产生更深的人物情感关系与烙印。整部剧描绘了浓郁的青岛乡村风貌建设,映射出今天社会发展呈现的美好生活场景,也是乡村振兴中对文化精神振兴层面的更高内涵追求。”总导演王晓鹰认为,美好乡村建设包括人的情感、精神层面的内涵建设,体现在人文、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指硬指标,更希望通过作品中体现出人的丰富情感,自我认知和成长。这始终是戏剧艺术要表达的人文视角,而这个角度对我们社会来说永远是稀缺的。

总导演王晓鹰进行交流

该剧的舞美设计张华翔在阐述舞美设计理念时表示,“蜕变”后的《樱桃红了》是一部有别于简单叙事的话剧,它将通过多重空间的排列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比如,深挖该剧的主题内涵,樱桃本身形态的圆润感,就为艺术语言构思衍生了象征性符号“圆”的解读,团圆、圆满等饱含传统文化的底蕴也使得主题升华,这一舞台设计的创意美感油然而生。

舞美设计张华翔在阐述富有樱桃“圆”意蕴的设计理念

青岛市话剧院院长傅维表示,这次是举全院之力进行的一部大戏创作,作为文艺工作者有义务用戏剧的艺术形式呈现这种题材。在扎根农村土地,深入实践的采风过程中,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创作灵感,我们希望给青岛市乃至全国老百姓呈现一幅新农村建设的幸福家园生动图景。

院长傅维讲解《樱桃红了》的“青岛特色”

区别与此前的话剧作品,《樱桃红了》全剧全程几乎都是原汁原味的青岛方言来演绎,“这一非常生动接地气的形式表达,有着普通话所无法感知的艺术创作韵律。而整部剧采用青岛话来一以贯之,之前在话剧作品中也是没有过的。”

二十余名青岛市话剧院优秀演员倾力演绎

编创独具匠心:“正剧+乡村喜剧”结晶

“导演会跟演员一起探讨,哪怕一句词的逻辑重音。就算是只有一两句台词的群众演员,导演也会跟大家说,什么是演人物,他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演员张珣认为,排练不是模仿,每个人物都要从自身出发去充分体悟剧情。

在整个排练过程中,饰演剧中康老四的演员康杰表示“自己的生活和舞台已经难以分清”,经常入戏的自己,因为要确保青岛方言的台词能够及时转换成舞台语言,”甚至要比平时演戏累几倍,因为青岛话的语速比较快,我还需要让观众即刻能听清楚方言的意思,这些细微的环节还在打磨中,希望不断优化提升。

同时,他认为《樱桃红了》这一正剧主题,反映乡村振兴的主题很纯粹,风格上也提炼了乡村喜剧的亮点,又结合现场观众的反馈,呈现了一部“正剧+乡村喜剧”恰好糅合的艺术结晶。

演员们呈现了一部“正剧+乡村喜剧”糅合的艺术之作

青年作曲家任安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担任该剧的作曲。该剧从不同角度来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亮点,配乐中也体现了灵动的青岛元素。因此,在音乐上既要接地气,还需有新意、有亮点,像剧中有山东地区流传的秧歌素材体现、还巧妙将“小燕子穿花衣”的音乐素材柔入配乐之中,这些独具匠心的细节都希望传递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寓意,也充满了春归大地的朝气蓬勃,带来质朴明快的音乐气息。此外,剧中的主要人物也设计有相关的配乐主题,通过音乐表达辅助推动剧情的推进,多维度构成具有戏剧思维的舞台剧配乐。

编曲任安在整部剧的作曲配乐中体现了灵动的青岛元素

据悉,该剧将于10月20日、21日晚7点在青岛市人民会堂开启首演。

【采访手记】——

“青籍”顶流实力+国内顶尖团队:凝聚一心创大戏

值得关注的是,整部戏的主创团队体现了“青籍”话剧行业顶流实力,集中了当下国内顶尖的导演团队,邀请了优秀的艺术家担任幕后工作,台前幕后凝聚一心,呈现的是反哺家乡原创艺术大戏的情深意切。

舞美设计张华翔是青岛人,其提炼的戏剧视觉中“红与绿”的主色调,正是源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情怀与热爱,才得以“九易其稿”见真容。

任安作为业内知名的青籍优秀作曲家,方能巧妙提取秧歌等接地气的音乐语汇,构成独具韵味的舞台剧配乐。

要把“农民对土地的热爱”这种精神放在人物里,则是青籍导演张鹏始终强调的一点,“大家每一个人的表演分寸都要高度集中,找回质朴的舞台形象戏剧感。”

对于现实主义题材与家国情怀的主旋律上始终有着成熟的创作思考,在张鹏看来,《樱桃红了》是一部以青岛崂山区北宅街道某社区真实事件为故事原型的新农村建设题材的大型群像悲喜话剧,也是一次难得的感悟新时代农民的农村题材的戏,共同来探索中国社会人性的真实和质朴。要想创作一台农村戏,需要体验和观察生活,不能靠臆想和意识去创作,这一点尤其是在演员表演风格的把握上。对此,张鹏也对演员提出了要求,演员要重新建立表演形式,演员走进角色要有真实感,不论是主要演员还是群众演员,都需要一起磨炼,避免虚假,完成角色塑造。

导演王剑男、张鹏在进行创作交流

《樱桃红了》海报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