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南区审计局高度重视审计成果运用,注重审计监督与服务并重,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取得良好成绩。
打好“组合拳”,构建大监督格局。按照《市南区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暂行办法》规定,通过审前共商、审中配合、审后共享全面加强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的贯通协同,进一步释放审计监督“乘数效应”。会同市南区委巡察办联合召开市南区对城市更新建设领域专项巡察集中反馈会议暨警示教育会议,集中通报对城市更新建设领域专项巡察情况和审计发现问题,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压实整改工作主体责任。
聚焦“防未病”,开展综合业务培训。聚焦经济责任,梳理领导干部履职中常见的问题,联合市南区财政局对55个部门财务内审负责人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提示培训会,有效发挥审计“防未病”作用。聚焦城市更新,先后联合市南区财政局和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开展城市更新项目资金使用和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专题培训2次,从现场管理、工程量计量、定价取费3个阶段,影响工程成本的4大方面,应重点关注的6个环节,结合典型问题深入剖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举措,为顺利推进全区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夯实基础。聚焦公共投资,联合区财政局等多部门就规范公共投资项目立项工作、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公共投资项目审计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等五个部分开展培训,切实提升全区建设单位综合管理水平。聚焦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审计服务基层治理的建设性作用,走入街道社区,送课堂上门,结合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以案释法,帮助街道社区规范项目管理机制,健全风险防控措施。
立足“关键点”,强化制度建设。为规范公共投资项目建设领域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项目高效推进,市南区审计局对该领域主要工作环节进行梳理和总结,联合区发展和改革局等5部门首次在全区印发《公共投资项目管理操作建议》,涵盖前期项目管理、资金预算与招标采购、合同管理等8大板块、共计52条管理操作建议,覆盖项目建设全过程和资金支付全流程。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栩 通讯员 李咏梅
责任编辑:臧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