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青岛市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路而兴、因路而富。
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超九成
农村公路是交通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提供服务最普遍、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十四五”以来,青岛市共完成投入44.27亿元,完成了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工程587公里,养护工程1910公里,危旧桥梁改造工程28座。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到91.7%,居全省前列。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2335公里,其中,县道1556公里、乡道2038公里、村道8703公里、专用道38公里,基本形成全域覆盖、布局合理、设施完备、通达顺畅的农村公路网络,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公路支撑保障。
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当前,青岛市正在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交通运输部门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瞄准更高目标,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开展《青岛市“四好农村路”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编制工作,确立我市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和具体措施,科学指导我市农村公路中长期的建设与发展。
持续开展 “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年内实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以上,实施路面状况改善工程800公里以上,力争农村公路中等路以上比例达到93%,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提升通达水平。同时,全面落实好农村公路“路长制”,确保“有路必管,有路必养”。
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融合发展。结合乡村产业布局和特色村镇、乡村旅游等情况,加快推进农村公路与沿线产业配套、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一体化建设,真正做到农业因路而兴、农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年内计划打造20条“四好农村路”融合发展样板路,带动形成一批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
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服务能力。持续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年内实施村道安保工程300公里以上,改造危旧桥梁7座,对新增四、五类危旧桥梁发现一座处置一座,并加强农村公路路网内漫水桥整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于倢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