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关于大鲍岛历史建筑在城市更新中的保护修复及商业价值提升研讨会议在陆玛集团青岛分公司举行。
陆玛设计集团创始人、总裁刘大鹏为本次研讨会进行致词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陆玛集团。陆玛集团“知行合一,守正出奇,成人达己,自强不息”的企业价值观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打造“里院”书签 了解前世今生
陆玛集团副总裁王硕以“百年鲍岛 里院寻根”为汇报主题进行交流汇报,表示区别于传统城市更新项目,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重点突出“开放共享”理念,通过市场化手段,持续导入新产业、新业态,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报告中还以导览系统为切入点,多维度综合阐述了记录以大鲍岛为标志的青岛历史建筑演变重要意义。他建言,应把老城区更新改造与改善群众生活、产业振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充分展现老城区的新风采、新活力。
陆玛设计副总裁王硕
综合专家给出的意见后,王硕提出“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的方案理念,同时也在避免项目方案笨重、在提取建筑元素基础上融入欧式元素等问题上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项目“时尚化”成为了本次论坛交流的亮点。
王硕对大鲍岛在青岛的特殊文化地位提出了新的想法,表示这是老青岛“街里”里院文化与青岛地方特色相结合的方式体现项目特色。陆玛提出了对里院的导览系统规划与升级,在对该导览系统的定位上,王硕认为:该导览系统不仅应只满足“标识”的基本概念,还应起到协调建筑的文化传承、展示的作用从而产生与游客的深层次交互。
保留文化符号 拓展城市更新
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山东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文俭
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山东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文俭认为,在项目功能和内容方面应重点关注以青岛特色文化街区为核心的城市更新项目如何借鉴国际优秀项目的先进经验。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青岛城市经济学会会长雷仲敏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青岛城市经济学会会长雷仲敏介绍,青岛共有13个历史文化街区,都面临重新认知、重新理解的问题,如何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如何保留文化符号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从历史文化角度层面讲,打造消费的“空间感”对于青岛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极其深厚的意义。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市政协常委张旭
“目前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面临的直接的问题是缺少城市更新,若要对传统街区进行有效升级,必须加强项目对接、片区对接、资金对接,明确运营主体,避免后续问题升级。”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市政协常委张旭也在发言中表示,导览系统应该服从项目的可操作性使其兼具历史传承和社会功能。
雷仲敏在肯定了陆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也对陆玛集团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文化“底色”,在处理关键问题上要有清醒认识,可以“寻根”作为导向,辩证看待青岛“移民”文化,并合理地向海洋文化过渡。他表示,青岛三年城市更新攻坚涉及到的任务很多,涉及到的方面也很多,青岛全面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规避文化疲劳 明确商业理念
雷仲敏建议,要重视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系,尽量规避项目定位趋同,避免游客产生“刺激疲劳”和“审美疲劳”。大鲍岛既有历史的唯一性也有文化的特殊性,挖掘大鲍岛背后的故事,讲好大鲍岛的“故事”,让大鲍岛变得不可复制是项目能否成功的根本。同时应及时明确大鲍岛未来发展业态,把握“90后、00后”这批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做好新消费、新业态、新趋势与传统文化模型的区分工作,理解大鲍岛真正商业理念及背后的深层价值。
青岛理工大学教授徐飞鹏
青岛理工大学教授徐飞鹏也强调,应注意项目的合理化、特色化和设计实施落地的可行性。青岛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市政协委员张炳君表示,在项目发展的同时也要明确市场供需关系,杜绝“口号文化”,将文化街区落到实处。
青岛市社科院城市所所长、研究员、市政协委员冷静
青岛社科院城市所所长、研究员、市政协委员冷静认为,要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避免喧宾夺主,突破形式框架将标识融入到建筑当中。刘文俭、青岛市政府研究室城市社会处处长徐华东表示,会积极响应陆玛工作,共同为建设青岛城市更新进程做出应有的努力。
刘文俭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项目关键点,在不影响建筑美感的同时,也要兼顾不能对路人和视线造成影响。之后各位专家也对本次大鲍岛历史建筑在城市更新中保护修复的关键性问题交换观点,对导览系统的展示方式、展示载体、商业广告及文化周边提出了宝贵意见。
通过本次的关于大鲍岛历史建筑在城市更新中的保护修复及商业价值提升研讨会,陆玛集团展现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不俗的设计理念,同时也可以看出青岛各领导专家对陆玛集团给予厚望,表示希望陆玛集团在本次大鲍岛项目基础上拓展更高视野从而能够实现对更高层级项目的把控。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传媒 记者 杨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