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一号工程 青岛市发布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路线图”

5月7日,青岛市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三年攻坚行动。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陈卫华,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办公室文史档案部部长周兆利;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办公室土地和规划部部长钟  勇;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局局长张卫平;市北区历史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袁涛出席。             

一号工程全力推进            

据悉,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一号工程”和系统工程去推进。青岛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聚焦民生关切、打造民心工程,持续推进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历史街区环境,重聚历史城区人气,打造兼具历史文化风情和活力时尚元素的特色街区和“5A级景区”。            

陈卫华表示,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指挥部办公室)着力强化市区两级指挥部沟通衔接,已经统筹推进历史城区和邮轮港区2个重点片区的保护更新。其中,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聚焦中山路及周边区域2平方公里核心区及4个零星片区,总计开展约171万平方米建设工程,包含已征收房屋修缮和活化利用、建筑立面修缮和协同区域改造;配套实施55条、约25公里道路风貌改造提升;新建12个停车场,建成后可提供2000余个停车位;完成6个街心公园建设,整体打造“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等业态场景,建设集聚青岛特色、兼具商贸活力和人居品质的历史城区。邮轮港区启动14个项目建设,2024年实现竣工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在建项目约35万平方米,集聚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四大产业,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承载区。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上位规划编制了12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其中,为进一步指导中山路周边区域的保护更新工作,按照“真实保护、完整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先后组织编制了《青岛中山路及周边区域保护更新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采取“分层规划、精准发力,逐一攻破”的策略,立足大片区范围编制业态策划、交通组织、管线综合等区域专项规划,依此聚焦攻坚项目,编制具体的建筑修缮、景观环境、街区道路、环境整治等设计方案,为科学指导历史城区规划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根据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产业业态策划招商、房屋征收、规划设计和修缮施工的先后顺序,按照打造5A级景区的标准要求和“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合理利用”的设计思路,统筹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加速推动项目开工建设。            

市南区:西提东优            

市南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西提东优”的战略部署,强调“提升西部城区功能、空间、活力,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要求要求,市南区重点对中山路区域0.81平方公里历史城区核心区实施精致化全域管理,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中山路区域保护更新典范,全面推进10大战区、6条攻坚战线路径措施落地落实。            

张卫平告诉记者:市南区一是加快推进影响项目施工的房屋征收进程,确保项目建设施工顺利推进。二是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精心谋划抓重点工程建设,精工细作抓特色街区建设,精致思维抓基础设施改造,年内完成核心区15万平方米建筑保护修缮和36万平方米协同整治,全力推进4个地下停车场建设,全面提升历史城区环境品质。三是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与产业招引,加快业态重塑和迭代升级,打造“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的业态场景,全面增强历史城区的人气和吸引力。四是推进历史城区大物业管理运营,加快环境美化绿化亮化和智慧街区建设,精心打造街巷互动的人文品质空间。五是做好历史资源的活化利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宁阳路“银鱼巷”、教堂广场“海誓山盟”、大鲍岛“老街里”文化IP建设,讲好老城故事,彰显老城魅力,推动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六是灵活运用国开行城市更新贷款、政府专项债以及其他融资渠道,研究解决历史城区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为加快项目落地。            

市北区:特色导向            

市北区历史城区面积共有14平方公里,6个历史文化街区,565处保护建筑。截至目前,我们共完成6个街区1.1万户的棚改征收任务,其中保护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我们总投入棚改征收资金115亿元,计划在三年内全面完成保护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            

市北区把历史城区保护利用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一号工程”,以5A级景区标准全面提升历史城区品质,积极导入新兴业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打造“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全国历史城区更新典范 ,重现百年青岛“华商云集之地”的“烟火气”,持续提升城区宜居宜业宜游水平。            

袁涛表示:市北区一是高标准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活化石”,坚持“尊重历史、修旧如初,合理安排、统筹推进”原则,今年要全面完成中山路周边四方路、馆陶路和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9.4万平方米建筑保护修缮,传承恢复青岛老品牌、老字号,打造浸润浓厚文化元素、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的精品工程和文化名片,让这些城市记忆的“活化石”焕发新活力。二是高质量导入新兴产业业态。坚持产业和城市同步推进,共同升级,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导入文化体验、创意零售、餐饮美食、休闲娱乐等新产业、新业态,唤醒老城区、赋能新经济,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以园区理念整体规划产业定位,聚焦创投风投、跨境贸易、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实行“管委会+平台公司”机制,发挥青岛啤酒等企业带动引领作用,引入国内头部街区运营商作为合伙人,加快产业、资金、技术、人才集聚,推动历史城区焕新蝶变发展,使之成为引领老城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三是高品质提升历史街区基础配套。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人,满足人民群众期盼老城功能完善、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记忆留存等现实需求和情感归属,才是有价值的城市更新。市北区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历史城区基本公共服务,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推进历史城区保护利用过程中,坚持用城市设计引领城市发展,按照城市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的要求,加快实施“美丽街区”提升工程,全力推进聊城路、上海支路等停车场建设,全面展开周边协同区域及老旧街区改造工程,今年启动46万平方改造工作,抓实市政管网、道路改造、文化广场、青年公寓等配套建设,不断优化城区环境品质,一体打造年轻人向往集聚的创业工作生活环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设“城市有温度、宜居又宜业”的崭新历史城区。            

六大任务 复兴老街            

据了解,市指挥部办公室按照工程实际,将历史城区三年攻坚行动细化为6大任务,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推进。            

全面完成已征收房屋保护修缮            

四方路、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是里院文化发源地,最能体现青岛里院建筑特色。近年来,随着产业及人口转移,历史城区面临着产业萎缩、建筑破败的困境。为重聚“老街里”的“烟火气”,激发“老青岛”记忆,重点推进中山路及周边区域共46万平方米已征收房屋修缮。其中,今年作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决战之年,将完成36万平方米已征收房屋修缮。通过保护性修缮,引入公寓酒店、餐饮美食、潮牌零售、艺术文创等业态,打造热门影视取景地和网红打卡地,吸引年轻群体、重塑街区活力,实现建筑保护利用和街区复兴。            

全面完成中山路两侧立面修缮。            

中山路是近代青岛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起点”,整体空间格局保持完整,是青岛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地和承载地。经梳理,中山路两侧共需修缮整治42处、约15万平方米建筑立面,目前已完成20处、约11万平方米,年内完成剩余22处、约4万平方米。此次修缮邀请了国内顶级设计团队,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中山路两侧建筑历史风貌,整体提升门头店招,优化道路铺装、护栏等基础设施,通过系统性亮化等手段,塑造可亲近能共享的公共空间,使百年老街呈现新面貌。            

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是我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的重要抓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今年,将启动中山路及周边区域2平方公里核心区460处、约6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包括拆违拆临、安防设施、雨污水提升、公共照明完善等改造内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老城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全面完成协同区域整治            

中山路及周边区域目前实施的多数是已征收房屋的保护修缮,但其余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未进行统一规划和整治,街区景观环境参差不齐。为保证街区整体风貌和谐统一,我们协调相关单位,对毗邻区域内的一般建筑、高层商务楼宇及环境进行协同整治提升,包括建筑立面修缮、门头店招整治等内容,总面积约46万平方米。通过协同区域整治,实现街区整体风貌和谐统一。            

全面完成停车场建设和道路整治提升            

中山路及周边区域建成年代较早,停车资源紧张,交通承载力不足。为进一步挖掘历史城区停车资源,提高老城区交通承载力,我们充分依托城市边角地,重点利用既有人防工程,建设12个停车场,提供2000个停车位,建成后将极大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结合管线下地、配套升级等工作,实施55条、约25公里风貌道路整治提升,提高老城区基础设施水平。            

加速推进邮轮港区启动区更新改造            

大港老港区是青岛城市发展的源点,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蝶变,其货运港口功能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亟需转型升级,赋能城市发展。市指挥部办公室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基本建成”的目标要求,会同市北区政府、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等单位,对标上海滨江、深圳前海等一流港区改造项目,高标准实施邮轮港区更新改造。今年,邮轮港区启动区10个项目全面开工,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涵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基础设施提升、商务楼宇开发、文旅地标打造等方面。通过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以及面向全球的精准招商,推动大港老港区转型升级,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增长极。            

文化破题 凝聚人气            

科学使用专家智库            

组织专业力量深度发掘和解读,先后查阅档案资料3000余份,对100多栋重点建筑进行深入挖掘,推进“一房一档”、“一路一档”,将500多项文史挖掘成果充分运用于修缮施工、招商引资和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            

2.推动项目签约落户            

实现四方路等片区开街运营,中山路沿街商铺、劈柴院片区等业态迭代升级,已落地重点项目50余个,储备网红项目100余个,在谈项目80余个;结合重点项目建成等关键节点,举行夏日市集、展销会活动,营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节庆的商业氛围,凝聚街区人气。            

3.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造势            

开展“丈量青岛”等宣传活动;发行历史城区相关文化作品1000余项,多措并举宣传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成果。            

突破瓶颈 全力推进            

1.缩短方案审查周期            

牵头建立历史城区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联合审查机制,邀请主管部门对建筑保护修缮等方案进行联合审查,将项目审查流程“三环节合一”,极大提高了项目审查效率。            

2.突破消防验收瓶颈            

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消防管理的工作方案,突破了历史风貌建筑办理消防验收瓶颈。            

3.规范建设手续办理路径            

打通了利用既有人防设施建设停车场和房屋修缮项目的手续办理路径,在缺少成熟先例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手续办理流程。            

4.强化建筑价值要素保护            

在加强前期方案审查的基础上,组织专业力量逐一核对、详细甄别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要素,引导参建单位编制价值要素保护手册,按册施工、专门监督,妥善保留价值要素。            

5.编制标准化施工图册            

结合工程实际,牵头编制了历史城区保护利用项目施工现场标准化图册,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我市历史城区保护利用项目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            

地铁建设实现里院“重生”            

对接地铁集团,明确地铁沿线历史风貌恢复路径;对地铁沿线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地铁设施与历史街区巧妙结合,助力历史街区蝶变升级。            

据市指挥部办公室介绍,接下来指挥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强化规划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跟踪督导,深挖历史资源、丰富旅游内涵,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努力建设活力、时尚、方便、温馨的高品质历史街区。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赵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